明燁建朝數百年來,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過著富庶生活,可謂是盛世升平。隻是,在這盛世之下,卻已隱隱有了衰敗之勢。不為其他,單是那高高在上的帝王之心,就足以讓這天下風起雲湧,再起波瀾。
這件事,還需從多年前的那樁舊案談起。六年前,明燁南境遭襲,被稱為戰王的禦王率領十萬烈焰軍前往禦敵。這一戰,打了七天七夜,外界更是得不到半點聯係。也是在這一役,威懾南渝數十年的禦王戰死,烈焰軍全軍覆沒,隻有尚且年幼的世子幸得琅環閣雲老閣主所救,雖撿回了一條性命,但卻失去了絕世的武功,身體更是落下病根,再難重回戰場。
按說,明燁折了烈焰軍,南渝應該趁勝追擊,索求賠償或是繼續攻打才是。可令人奇怪的是,南渝不僅沒有這樣做,反而送了宗室的公主以示交好之心,這才讓兩國能有數年安定。
但於明燁朝堂,禦王一脈可並不單單隻是戰場上令敵人聞風喪膽的烈焰軍那麼簡單。
那是明燁建朝以前的事了。那時的這片土地,被胡人所侵占,原本溫柔富貴的地方,在蠻子的鐵騎下痛的撕心裂肺。可惜,胡人統治了這片土地,卻無法讓這裏高傲的漢人所臣服,不少世家因此遁隱於世,以待明君。鳳族如此,夜族如此,似這些百年簪纓之族,誰當皇帝並不重要,但漢族血統的驕傲,不允許他們臣服於胡人,所以他們選擇歸隱,做普通的世家。
而禦氏不同,禦氏是當年漢族前朝的守護家族,與皇族相輔相生。前朝亡後,禦氏全族以身殉國,隻留一人尋找明君輔佐,這天下終究還得是漢人的天下。
果然,後來高祖皇帝揭竿起義,禦氏輔佐,鳳,夜兩大世家更是散淨家財,供給軍需。此番扶持之恩,自然得報。是以高祖皇帝登基後,論功行賞,禦,鳳,夜排首。至於並列四大王府之一的舒家,據言,是因為在高祖皇帝落難時,舒氏先祖以命相救,才橫空而出,得了王爵。
如今,四大家族受封王位已有百年,各自成長,早已成了難以撼動的大樹。上麵那位也心慌了,有意無意在打壓著。如此一來,皇室與四大王府的恩怨,便也就牽扯出來了。
這數百年來,安逸的生活早已讓人們忘了當年高祖皇帝的初衷,權勢,金錢,地位,奢靡的生活,無一不是人們追求的目標。
錦都平靜的外表下蘊藏著的是令人難以想象的波濤洶湧。朝堂內,分別以四大王府和皇族為首展開明爭暗鬥。而朝堂外,更是有各個番邦附屬國虎視眈眈。
但總歸,沒有誰願意先捅破這層窗戶紙。
貴族之間的爭鬥,受害的往往是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平民百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嚴苛的稅政,讓百姓苦不堪言,亂世將至,又有多少人為此喪生?
明慧大師曾說,萬物自有緣法,道法自然。
隻是這自然,當真要用無數人的姓名來鋪就嗎?答案,沒有人知道。也或許知道,隻是做不到罷了。夜色如酒,清澈微涼,沁人心脾。
如此美好的夜,皇宮裏卻是正發生著不美好的事。
清風殿的例行夜宴上,坐在皇後邊上的少女兀自擺弄著自己耳邊垂下來的發梢,含笑看著殿中央的明黃身影。
算起來,明燁的太子的確算是數一數二的俊美人物了。看起來不過二十歲左右的少年,身穿華服,寬肩窄腰,腰束玉帶,五官白皙,容顏清雋。
隻聽那太子道,“兒臣知曉父皇素來寵愛翎妹妹,隻是此次若不做出懲罰,隻怕,難以向禦王府交代。”
“哦?”拉長了尾聲,那少女終於有了些許反應,她清淡的目光落在太子藍孤寒身上,忽然一笑,絕美的麵龐上竟如同雪蓮綻放,純潔而又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