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經商的人來說,不能擺脫的居多,他們忘記了花力氣才能賺錢的經驗,在巨大利益誘惑麵前,為之所動。如果你想把你經過苦心經營而獲得的幾個血汗錢投到別人經營的項目中去或者按照別人的意願去投資,你會立即變得一無所有。
當然,偶爾也有隔壁的花草比你家的花草長得好的時候。在這個時候,假如你想把投資方向轉向一個新的領域,你一定要保持一定的主動權。筆者發現很多虧本錢的人,都是在別人再三勸說下,盲目地把自己的錢,扔進無底洞的。如果別人的意願、別人的項目真是具有無可抗拒的吸引力,並不是不可以去投資,隻是,你要隨時控製著資金的使用情況,絕不能有半點馬虎。
對投到別人的項目的資金加強控製,是至關重要的。這是因為,沒有一個人把別人的錢當作自己的錢那樣謹慎地使用。你給別人投資,就得控製資金的使用。這件事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它是避免落入商業陷阱的有力措施。要記住,大多數人都是能說不能幹,或者說得多,幹得少。他們口若懸河,使你在不知不覺中上當受騙。
進行這種形式的投資,你一定要花大力氣進行全麵的調查研究。這種調查即包括對所有投資的項目本身,也包括對鼓動你投資的人的調查。無論這個人的成就如何、信譽如何,也無論這個人的身份、地位如何,都應對其抱以審慎的態度。要自己製定法則,嚴格限製自己在別人的項目上投資,除非萬不得以的情況,或者確定能保證投資萬無一失。對於那些與自己不利的投資項目,要堅決、果斷地拒絕。你可以對他講類似的話:“很抱歉,我們有投資的具體規定,這種投資,是違背我們的投資原則的,實在無能為力。歡迎我們下一次再合作。”這簡單而有力的幾句話,避免了你受到誆騙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冒充房主
在商場上誆騙的人,不時地變換手法,否則絕不會再有人被誆了。人們受騙之後,自然會提高警惕,並采取許多防範措施。但是,為什麼誆騙者會屢屢得逞呢?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誆得恰到好處,行騙時“天衣無縫”和掌握被誆者急功近利的心理。
有人到土地買賣經營事務所說:“想賣一幢祖先留下的房子和土地。”接著雙方談了賣價、地點和時間等問題。當天,經營者帶著律師、不動產鑒定師去了現場,買主和白發蒼蒼的祖母笑容滿麵地接待了他們。其實,賣主是個大騙子,那個祖母也是花錢雇來的半聾老太太。買主看到老人蒼老的樣子,認為她一定在這生活了很久。問她住了多長時間,老太太好不容易弄懂意思,就隨便伸出了5個手指。本來表示才住5天,對方卻認為50年,對賣主的身份已不懷疑。騙子事先已將偽造的房子和土地所有權證書交給了老太太,那老人根本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取證書還端來了熱茶,使得律師等連連道謝。這時賣主當著大家的麵打電話給食品店:“這裏是……地方,我常叫的那種糕點送五份來。”聽他如此熟悉的口氣,買主更深信不疑,當即簽了字,並按慣例付了四分之一訂金。騙子叫了出租車送他們回去然後給老太太幾個錢,攜款溜之大吉,再無蹤影。如此巧妙的騙術,主要是抓住人們的習慣心理,精心設計下一個個圈套,不給人從容思索的時間。
誆騙是經過精心策劃的騙局,通常是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願,用不著花費太大的代價就能達到自己的目的,隻要被誆者稍作調查了解一下賣主的背景,或證實一下有關文件資料,誆騙者必然暴露無疑。不管在商場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不管你經營什麼東西,都要沉著冷靜,要牢記“騙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商場即戰場”這個真諦,才會減少被誆、被騙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