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領兵出征
陳惠民去內書房向長樂領帥印,正好碰上楊遠也在,楊遠也是第一次見陳惠民。
陳惠民四十多歲,長相英武,跟輔國公很是相似。
陳惠民見到長樂磕頭行禮道:“微臣見過陛下。”
長樂道:“陳愛卿免禮平身。”
陳惠民起來又衝楊遠施禮,楊遠抱拳還禮。
長樂道:“陳愛卿,這次你們出征,雖然目的是消滅偽漢,但是也要小心為上,我聽說偽漢隻有不到十萬的軍隊,而且都是冷兵器為主,這次希望你們能以最小的傷亡拿出最好的戰績。”
陳惠民道:“微臣一定盡力而為。”
楊遠道:“陳帥,你如果有時間,我們不妨商量一下出征的事宜。”
陳惠民道:“我正有此意。”
楊遠道:“既然這樣,我們去您平時辦公的地方吧。”
陳惠民平時在兵部任職,雖然參軍多年也是第一次擔任這麼重要的職位,所以他也是很重視。
來到辦公所在,陳惠民請楊遠坐下。親手倒上兩杯茶後跟楊遠道:“鎮國公,偽漢雖然偏安一隅但並不是一塊好啃的骨頭。”
楊遠道:“我對偽漢的情況不是很熟悉,還希望陳帥能詳細講講。”
陳惠民在楊遠的對麵坐下,道:“偽漢曾經占領了中原的半壁江山,盛極之時軍隊不下百萬,要不是偽漢當初的皇帝無能也不會落得今天的下場。經過近百年的繁衍,偽漢陸戰的軍隊雖然不強,但是他們的水軍是非常厲害的,可以說在大海之上幾乎沒有敵手,而大周國則恰恰相反,可以說基本沒有成軍的水軍,有的也隻是一些小舢板和中型船隻。”
楊遠道:“那我們直接從旱路打過去不就行了,就算他們再厲害難倒能全部跑到海上嗎?”
陳惠民道:“鎮國公您有所不知,從大周到達偽漢沿途要經過南蠻族的地盤,而南蠻族教化未開,除非用武力戰勝他們,否則他們是不會輕易讓我們通過的。”
楊遠道:“陳帥有什麼好主意嗎?”
陳惠民道:“我們不妨兵分兩路,一路走旱路,一路走水路。這樣一來可以對偽漢進行兩麵夾擊,隻是水路這一軍比較困難一旦碰上偽漢的海軍很容易吃大虧。”
楊遠道:“陳帥,我自領一隻隊伍走水路吧。”
陳惠民道:“那怎麼可以,您貴為鎮國公如果您有所閃失,我可沒法跟陛下交代。”
楊遠笑道:“沒事的,以我的本事,就算是打不過偽漢的水軍也可以安然逃走,隻是您那邊要對付南蠻族,就要多加小心了。”
陳惠民道:“南蠻族披甲之士不足五萬,用的也都是冷兵器,相信很容易就會攻克。”
楊遠道:“既然這樣,咱們就說定了,我帶三萬人馬走水路,您率領其他十七萬人走旱路。”
陳惠民道:“鎮國公,您帶的人是不是太少了。”
楊遠道:“海上情況多變,帶多了人反而不好,再說我隻是在海上牽製偽漢的軍隊,主要還是要靠你帶的十七萬人馬。”
陳惠民道:“好,到時我們就用無線電話聯係。”
楊遠道:“我這幾日會抓緊搜羅船隻,爭取三天內出發。”
三日後,楊遠跟自己的四位妻子告別,帶著精選出來的三萬士兵,來到汴河岸邊,乘上了這幾日準備好的幾百艘戰船。
因為大周水軍不發達,戰船不多,很多都是用大型商船改造的,隻是楊遠乘坐的這艘旗艦是當初明軒帝用過的,船體也特別大,可以乘坐1000人。幾百艘滿載士兵的船浩浩蕩蕩的向外海駛去。
此次除了楊遠之外,領頭的水軍統領是跟楊遠一起從雙龍山下來的羅水龍,這也是楊遠認識的人當中唯一知道點海戰的人。
羅水龍跟楊遠在同一艘船上,時不時的拿著海圖跟楊遠來研究。
羅水龍雖然當官了,但還是改不了當初在上山的稱呼,道:“大寨主,這次咱們的士兵雖然不大習海戰,但是操漿的都是一些老水手。”
楊遠道:“其實這次我也是趕鴨子上架,海路這一隊能不能成,我也沒有信心。”
羅水龍指了指海圖上的一個地方道:“大寨主,我們不妨先在偽漢外海的這個島嶼駐紮,靜觀其變,如果偽漢不出來自然不用擔心,如果他們的海軍出來我們再想別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