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斯坦納德的一個朋友,讀過關於“充分利用高質量時間的原理”後,建議瑪麗把諸如家務活,記帳推遲到下午,並征得她丈夫的同意,隻是在午飯前和要閉店時才去幫他,因為這時的顧客最多。她充分利用每天起床後到早飯前的1小時和9點半到11點半這兩小時進行自己的業餘創作。終於,她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法。一星期後,她對丈夫說:“實際上,我可以用這3小時幹5個小時的活。”一年後,她已經成了地方報紙的兼職記者和許多全國性雜誌的正規撰稿人了。
將時間擠出來,首先得轉變計算時間的觀念。如果用月來計算時間,一年隻能有12個月;用天來計算時間,那麼一年有365天;用小時來計算時間,一天隻能有24個小時;而用分來計算時間,就比用時來計算的時間多60倍;而用秒來計算時間,就比用分來計算的時間又多60倍;比用時來計算的時間多3600倍;比用天計算的時間多86400倍;比用月來計算的時間多……
正如達爾文所說:“我從來不認為半小時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時間。完成工作的方法,是愛惜每一分鍾。”
陽光心態:
創造時間不僅是重視時間的數量,更重要的是注重時間的質量。高質量地利用時間就是變相地拉長了時間。
★把時間用在刀刃上
“把時間用在刀刃上”,這句話值得大家來反省,我們應該學會把時間投資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馬戲團曾經有個馴獸師,他聽說從未有人看見駱駝倒著走,而且大家都認為駱駝隻會往前走,不可能倒退走。
於是這名馴獸師就決定要向這個“不可能”挑戰,他要訓練一隻會倒退的駱駝!他不斷辛勤地訓練,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成功了。
要進行演出了,觀眾從四麵八方湧來,因為宣傳和廣告都保證將令觀眾大開眼界。
場子正中央,站著那位馴獸師,正在津津樂道地說明駱駝倒退走的奇觀。成千的觀眾卻麵麵相覷,一臉的迷惑,每個人的表情都仿佛在說:“那又怎樣?”
確實,那又怎麼樣。浪費時間在沒有多大意義的事情上,就算是真的做了一件前無古人的事,那又怎麼樣呢?有什麼意義呢?
在美國企業界裏,與人接洽生意能以最少時間發生最大效力的人,首推金融大亨摩根。摩根每天上午9點進入辦公室,下午5點回家。有人對摩根的資本進行了計算後說,他每分鍾的收入是30美元,但摩根自己說好像還不止。
所以,除了與生意上有特別重要關係的人商談外,他還從來沒有與誰談話超過五分鍾。通常,摩根總是在一間很大的辦公室裏,與許多職員一起工作,他不像其他的很多商界名人,隻和秘書呆在一個房間裏工作。
摩根會隨時指揮他手下的員工,按照他的計劃去行事。
如果我們走進他那間大辦公室,是很容易見到他的,但如果我們沒有重要的事情,他絕對不會歡迎我們的。
摩根有極其卓越的判斷力,他能夠輕易地猜出一個人要來接洽的到底是什麼事。當他對一個人說話時,一切拐彎抹角的方法都會失效,他能夠立刻猜出對方的真實意圖。具有這樣卓越的判斷力,使摩根節省了許多寶貴的時間。
陽光心態:
成功者最可貴的本領之一,就是能把時間用在刀刃上,隻做有意義的事,避免無謂的幹擾。我們呢,在應該做事情的時間裏都在幹什麼?
★最重要的事首先做
教授上課時拿來一個瓦罐和一個裝滿石頭的盤子,他把石頭一塊塊放進罐子裏,直到不能放為止。他問:這個罐子是不是放滿了?
“是的”,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是真的嗎?”教授又拿出一盤沙子,他把沙子倒進罐子,沙子流入大小石塊之之間的縫隙裏。
接著,教授又問道:“這次罐子滿了沒有?”
“沒有”,學生們似乎明白了些什麼。
“很好”,教授拎來一桶水,然後把水倒進了罐子。然後他指著這個裝著石頭、沙子和水的混合物的罐子又問大家:看了剛才的實驗有什麼啟示呢?
有人說,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隻要我們願意擠,願意鑽,總還是有的。
教授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問大家:“如果我不先放那些大石頭,而是那些小石頭,沙子或水,那結果又會是怎樣呢?”
“如果那樣的話,那些大石頭就無法放進去。”
“對!這才是問題關鍵之所在。我們隻有先把大石頭放進去,才可以在空隙裏放進許多小石頭、沙子和水。同樣道理,我們在管理時間的時候也應該這樣,在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做最重要的事。什麼是最重要的事?即能給我們帶來最高回報的事,最能幫助我們實現目標的事。”教授講完後,下課鈴聲也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