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直是一種崇高的人品,它是一切立身處世的基石。擁有正直心態的人倍受人們的尊敬。
正直者心地坦然,使他輕而易舉就可以化解生活的波折和事業的挫折。林肯在1858年參加參議院競選活動時,他的朋友警告他不要發表某一次演講。林肯答道:“如果命裏我會因為這次演講而落選的話,那麼就讓我伴隨著真理落選吧。”他是坦然的,他確實落了選,但是兩年之後,他卻登上了美國總統的寶座。
正直還可以帶來友誼、信任和尊重。正直者還會成為公眾崇拜的偶像。美國曾經多次評選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那些名列前茅的,往往並不是以才能等等取勝,而往往是以品格,尤其是其中的正直贏得了人們的口碑。正因為如此,亞伯拉罕?林肯、華盛頓總是榜上有名。而我國最近幾年推選的“感動中國”的人物,有許多也正是因為他們的良知和正直才入選的。人類之所以充滿希望,很大成分是因為人類熱愛正直,崇尚正直。
沒有了正直,生活中的每一扇門都是緊閉的。放棄正直的人,無非都是想彼此間爾虞我詐,混水摸魚。可是,這種背信棄義而居心叵測的伎倆,終有一天也會兩敗俱傷,漁翁得利。
其實,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大多數人都是正大光明的正直人。一個正直的人即使沒有博學多才也會受到人們的關注。隻要他(她)正直勇敢都會一如既往地助人為樂,特別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時候。比如,歌德說:“心眼不多可是品性端正的人,倒經常能看穿最狡猾的騙子的詭計”。
正直為成,從善如流。有了正直,萬事和興。如果一個人正直,什麼都好了。這一條簡明的原則便是科學的全部成果,便是幸福的全部法典。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一支美國部隊設法衝出敵人的包圍時,一位美國陸軍上校和他的吉普車司機中士拐錯了彎,迎麵遇上了一個德軍的武裝小分隊。兩個人跳出車外,隱藏了起來。上校則藏在路下的水溝中,而中士躲在路邊的灌木叢裏。
德國人進行了搜捕,很快就發現了中士,並向他的方向開火。上校本來可以不被發現的。然而,他卻寧願跳出來還擊——用一把手槍對付幾輛坦克和機關槍,而不願苟且偷生。就這樣上校被德軍殺害了,中士也被捕入獄。
後來,中士回到美國,對人們講述了這個令他永遠難以忘懷的故事。
上校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他的正直無私要超過他對自己安全的關心,盡管沒有任何人能勉強他。
對很多人而言,正直是一件艱難的事情,一種很難的活法。因此,正直的人站在我們麵前,顯得那樣有力,那樣讓我們產生情不自禁的仰慕感。
正直的人不是明哲保身、貪生怕死的庸人;而是忘身沙場、舍生取義的勇士。
正直是人格的核心。隻有每個人時常以身作則,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人與人之間才可以和睦相處,公而忘私。
正直使人寬大為懷,不管別有用心的人怎樣厚顏無恥地挑撥離間或者如何無情無義地惡語中傷,都不會與之針鋒相對,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正直使人心安理得,無論是在任何榮華富貴麵前,還是在一切利欲熏心的時候都依然堅貞不屈、毫無貪婪。
正直的人永遠都學不會那門假公濟私的圓腔學。當他襟懷坦白的時候,就是我們想投機倒把也不能投其所好而希望他不聞不問;就是我們要偷梁換柱也不能蒙混過關卻休想他視而不見。相反,他永遠都能保持平心靜氣,待人總是一視同仁,不亢不卑。誠如明朝薛瑄所講:“心如水之源,源清則流清,心正則事正”。
正直的人,根本不會獨善其身,苟且偷安。即使自己心力交瘁的彷徨,也抱著一顆正直的心而平易近人。
陽光心態:
正直做人能夠善始善終,生活也會左右逢源,生命就得萬古長青,人生就能積善成德。做一個正直的人,我們必定會成為一個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