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心中有事,自然不得清閑,即使在睡夢中也一樣。而醒來時,更是驅趕此身,作無盡的追求。當時沒有與朋友直言,其實真正的“小人”是他自己,是他自己白日裏老是想著為了蠅頭小利去與人糾纏,所以才夢裏不得安寧。如果整天為名利所累,萬事擾心,不得安寧,即便物質生活上錦衣玉食,但精神壓力不能排解,也隻能痛苦萬千。
古語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利當然是社會發展最有效的潤滑劑,但不可過於看重名利,過於為名利奔波。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講求效益的環境裏,完全不言名利也是不可能的,但應正確對待名利,最好是“君子言利,取之有道;君子求名,名正言順”。
當然,最好的活法還是淡泊名利。因為名字下頭一張嘴,人要是出了名,就會招來嫉妒,受人白眼,遭到排擠,甚至有可能由此而種下禍根。
正如古語所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堤高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從必非之。”而利字旁邊一把刀,既會傷害自己,也可能傷害別人,小利既傷和氣又礙大利。如果認為個人利益就是一切,便會喪失生命中一切寶貴的東西。
人生待足何時足?名利是無止境的,隻有適可而止,才能知足常樂。其實心是人的主宰,名利皆由心而起,心中名利之欲無休止的膨脹,人便不會有知足的時候。欲望就像與人同行,見到他人背有眾多名利走在前麵,便不肯停歇,而想背負更多的名利走在更前麵,結果可能會在路的盡頭累倒。知足者能看透名利的本質,心中能拿得起放得下,心境自然寬闊。
一個人如若以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來麵對生活,他也就更易於找到樂觀的一麵。但許多人口口聲聲說將名利看得很淡,甚至擺出一副厭惡名利的姿態,實際是心中無法擺脫掉名利的誘惑而做出自欺欺人的判斷,未忘名利,所以才時時掛在嘴邊。好作討厭名利之論的人,內心不會放下清高之名,這種人雖然較之在名利場中追逐的人高明,卻未能盡忘名利。這些心口不一的人,實際上內心充滿了矛盾,但名利本身並無過錯,錯在人為名利而起紛爭,錯在人為名利而忘卻生命的本質,錯在人為名利而傷情害義。如果能夠做到心中怎麼想,口中就怎麼說,心口如一,本身已完全對名利不動心,自然能夠不受名利的影響。那麼不但自己活得輕鬆,與人交往也會很輕鬆了。
國學大師林語堂也曾經說過:“滿足的秘訣,在於知道如何享受自己所有的,並能驅除自己能力之外的物欲。”
陽光心態:
淡泊名利是一種境界,而追逐名利則是一種貪欲。當今社會真正淡泊名利的很少,追逐名利的很多,淡泊名利是人生所為的一種態度,是人生的一種哲學。淡泊名利,就是要超脫世俗的誘惑與困擾,實實在在地對待一切事物,豁達客觀地看待一切生活。
★珍惜我們所擁有的
有個人因生意失敗,不但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還欠了一屁股債。他像隻鬥敗的公雞,失去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終日陷入心煩意亂和無盡的憂慮中。可是一次偶遇改變了這一切。一天他在街上走著的時候,看到迎麵過來一個沒有雙腿的人,他坐在一塊小木板上,木板裝在有4個輪子的溜冰鞋上,兩手各拿來一塊木板在地麵上支撐滑動前進。過了街,他把自己抬高幾英寸以越過馬路到達人行道。當他費力地抬高他身下的木板時,他看見了這個失意的人,並向他燦然一笑。“早上好,先生!今天天氣不錯。”他的聲音裏充滿了活力。這個充滿失意的人看著他,不禁感歎自己是多麼富有。和他相比,自己至少還有兩條腿可以走路,那一刻,這個人禁不住對自己的消沉感到羞恥。他告訴自己,一個失去了雙腿的人還能這麼開心、快樂並充滿自信,而自己還有一雙好腿,為什麼都不能做到?他頓時覺得信心十足起來。本來他隻想著試試看能不能再找個工作,但現在,他有信心宣布自己要去找個工作。結果,他如願以償。
這個人回去後鄭重地在自己的書房裏掛上一幅字,我正在因為沒有鞋而難過,直到我遇見一個沒有雙腳的人。
現在這個人又重新有了自己的公司,他每天都很快樂地去做事情。他這副快樂的好形象,贏得了下屬和周圍人的喜愛,人們都樂意幫助他,因此他的公司發展得紅紅火火。
快樂是很簡單的事,能活著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快樂的事!生活中也要學會簡單的快樂。
快樂把人們的憂鬱、悲哀、煩悶、焦慮等全部驅逐出去,恰如太陽趕走黑暗一樣。當麵前站著一個快樂的人時,所有的談話都變得活潑而生動,整個氛圍都顫動著愉快和親切的喜樂。快樂會給我們健康的形象,同時快樂也是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