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裏的人生信條中,一直支撐他取得勝利的是這樣一句話:“我決不會失敗,除非我確信自己已經失敗了。”
在無數的拳擊比賽中,阿裏始終把自己看做是最強大的,隻要自己相信自己會勝利,那麼,沒有人會擊敗我。這種信念,在他12歲的時候已經形成。在阿裏的自述中有這樣一段:
我在12歲的時候是個愛說大話的人,讓父母感到很頭痛。我穿著“金手套”夾克亂逛,趾高氣揚,說大話,進行拳擊攻防練習。那時是20世紀50年代,我喜歡說大話,當時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人們認為年輕黑人不應該是這樣的。
那是在我去摔跤場觀看戈爾熱·喬治(美國職業摔跤運動員,將摔跤與表演相結合,成功取得票房佳績——編者注)表演前後。他當時是個大人物,一位白人摔跤手,更多的時間是在摔跤場上進行表演而不是真正進行摔跤比賽。他著盛裝出場,不斷地拿觀眾打趣。“不要弄亂我漂亮的頭發,我很可愛。”他一邊說一邊神氣活現地在舞台上走過來走過去。他披著一件很大的紅色鬥篷,黃色的頭發吹得高高的。“不要弄亂我漂亮的頭發,”他反複地嚷著,觀眾則發出一陣陣噓聲。我當時注意到摔跤場裏座無虛席。觀眾噓得越厲害,他賣出去的票就越多。
我回家後更加趾高氣揚,更加自吹自擂,更加愛說大話了。我可憐的父母感到更加不安了。我在對假想的對手練習拳擊的時候總愛說:“我將成為最出色的拳擊手。”直到現在,我自己的公司就叫G.O.A.L.公司,意思是“最出色的”公司。我在12歲時就知道我將成為最出色的拳擊手。
在我的每一場業餘拳擊比賽中,我總是機動防守、猛擊對方並最後獲勝。我拍著胸脯,吹噓自己多麼出色,我一直都知道,我比戈爾熱·喬治可愛得多。我還知道,我能比那個摔跤手賣出更多的票。
我並不孤獨,很多同學都參加學校拳擊訓練,我們總是談論誰將成為下屆拳擊冠軍。有一位教師認為我是個說大話的人。她看不起我們,好像很討厭我們這些自信心十足的拳擊手。她根本不相信我們的潛力。我一直認為她是那種沒有頭腦的人。有一天我們正在走廊裏比劃著拳擊姿勢,她走過來,眼睛直盯著我說:“你永遠不會有出息的。”
17歲的時候,我在路易斯維爾戴上了金手套。第二年,我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上奪得金牌。我成了全世界最出色的拳擊手!回家後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走進那位教師上課的教室。我問她:“還記得你說我永遠不會有出息的話嗎?”
她看著我,一副吃驚的樣子。
“我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拳擊手。”我一邊說一邊抓著係金牌的綢帶在她麵前晃動。“我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拳擊手。”說完就把金牌放進口袋,然後頭也不回地走出那間教室。那個懷疑我潛力的教師使我發誓要成為最出色的拳擊手。我在12歲時就知道我會成為最出色的拳擊手。
追憶阿裏某些特點,他的生活與言談給我們很多啟示。他並沒有貯藏任何過去的東西——既沒有在他的辦公室裏存留,也沒有在他的記憶裏保存。他對未來一無設想——既沒有考慮他該為別人做些什麼,也沒有打算讓別人為他做些什麼。
他曾經說:“我決不會失敗,除非我確信自己已經失敗了。我遇見一些強壯粗野的人,可我在他們麵前缺少應變的技巧。他們認為他們已經打敗了我。此事公之於眾,發表在雜誌上。我就以這種方式被打敗了,在所有人的眼中失敗了,可能就輸在十幾行不同的報紙消息上。有關我的傳說表明我已負債累累,收支虧空很大,並且因此趕走了我的對手。我的家庭情況可能不太妙。我們這些人都有些病態,醜惡,卑賤,而且名聲不好。我的孩子情況可能會更糟。我看來也在失信於我的朋友和顧客。這就是說,在所有經曆過的對抗中,我一直未能真正武裝起來,以便對付那場特殊的比賽。於是我被曆史擊敗了。可是我知道,一直知道,我決沒有輸給別人,甚至都未曾打過那場比賽。當我的時刻到來之時,我一定會奮起迎戰,並且擊敗對手。”
其實,人生何嚐不是如此呢。我們的一生會出現無數個對手,他們會用各種方式向我們挑戰,但到了最後,失敗的心理往往是從自己心中開始的。
陽光心態:
自律能力使人有自知之明,完善自我。因此,要想不敗於自身就要經常自省,善於自製和慎獨,慢慢培養下來,養成習慣,最後定能戰勝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