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他在一次演講時說:如果自己沒有及早地認識到要認真對待自己的人生這個道理,後麵的那些成就根本就不會出現。
因此,教授對他的學生,要求第一的就是認真。認真對待自己的任何一件事情。
教授跟他的學生說:他不要求以後他們能報答什麼,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求他們能認真地好好學習、認真地做好人,做一個有責任的人。也隻有做到這樣,才能回報社會、親人、老師。報答社會給予他們的一切。
有一則小故事是這樣的,張三到山上去砍柴,他忽然發現砍刀已經鈍了,於是,他想到了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他想還是先讓他的刀鋒利起來。
於是,他回家去找磨刀石,找了半天都沒有找到,想到還是上鄰居家借一把吧!當他到鄰居家,正好鄰居家正在忙著殺豬,張三連忙上去幫忙,忙完後,張三說明他的來意,但是鄰居家也沒有找到,鄰居便讓他到李四家去借。當他到了李四家後,正巧李四的老婆不在家,而李四卻生病了,他隻好幫李四去叫醫生。
去醫生家的路上,他看到了一個孩子的自行車壞了,於是又停下來幫這個孩子修車子,而車子有一隻胎破了,需要去補,村裏隻有一家修理部,離這裏還有很遠,於是他做起了好人,幫那個孩子推著車子去修理部。
他總是這件事忙一下,那件事忙一下,到了冬天來的時候,他想去山上砍柴,卻一根都沒有,而家裏沒有柴火,全家老小隻能挨著凍過了這個冬天。這就是遇到事情推諉,不認真踏實去做一件事的後果。
做好事也就是做人的標準,人沒有大小之分,但是事情卻分大小。不管我們工作了多少年,如果我們對工作的態度不認真,小事都做不好,又怎麼能去做大事呢?隻有認真做好小事才能顯示出一個人的品質,很多人事業沒有成功也就是毀在對工作態度不認真。
陽光心態:
認真做好小事,才能夠成就大事。每個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做好小事情構成的,因此,不要對於小事情就敷衍或懈怠。大多的時候,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我們認為很微不足道小事,卻可能蘊藏著更大的生機。
★有條理,事情就好辦
今天的世界,是戰略家、思想家、策劃家的世界。唯有那些用頭腦辦事,思路清晰,方法靈活,沉重冷靜的人,辦事有秩序、有條理的人才會成功。
如果我們的工作有秩序,處理事務有條有理,不會浪費不必要浪費的時間,不會擾亂自己的神誌,辦事效率也極高。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時間也一定很充足,我們的事業也必能依照預定的計劃去進行。
一位商界名家將“做事有條理”列為許多公司成功的一個重大原因。
有些人認為,隻要人多,事情就可以辦好了。其實,人手多少並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怎麼安排。公司所缺少的不是更多的人,而是使工作更有條理,更有效率。
沒有條理、做事沒有秩序的人,無論做哪一種事業都沒有功效可言。而有條理、有秩序的人即使才能平庸,他的事業也往往有相當的成就。
大自然中,未成熟的柿子都有澀味。除去柿子澀味的方式有許多種,但是,無論采用哪一種方式,都需要花一段時間。如果不等一定的時間就打開,就沒法使柿子成熟而除去澀味。這麼說來,叫猴子去等柿子成熟似乎不可能。因為猴子會經常打開來瞧瞧,甚至會拿起來咬一口,於是它就沒有希望嚐到甜柿子的滋味了。
做任何一件事,從計劃到實現的階段,總有一段所謂時機的存在,也就是需要一些時間讓它自然成熟的意思。無論計劃如何正確無誤,總要不慌不忙、沉靜地等待其他更合適的機會到來。
假如過於急躁而不甘等待的話,經常會遭到破壞性的阻礙。因此,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有耐心,壓抑那股焦急不安的情緒,才不愧是真正的智者。假若連最起碼的等待都做不到的話,那麼和猴子也沒有兩樣。
在一本書上,一位成功企業家總結了他所遇到的兩種人。
有個性急的人,不管在什麼時候遇見他,他都表現得風風火火的樣子。如果要同他談話,他隻能拿出數秒鍾的時間,時間長一點,他會伸手把表看了又看,暗示他的時間很緊張。他公司的業務做得雖然很大,但是開銷更大,贏利往往不見得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在工作安排上七顛八倒,毫無秩序。他做起事來,也常為雜亂的東西所阻礙。結果,他的事務是一團糟,他的辦公桌簡直就是一個垃圾堆。他經常很忙碌,從來沒有時間來整理自己的東西,即便有時間,他也不知道怎樣去整理、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