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這些人,在這裏做什麼?欺負一個古稀之年的老人,算什麼本事?難道你們家中就沒有長輩嗎?你們對這樣一名老人也下得去手嗎?你們還有良心嗎?”鄭毅怒火中燒,邊走邊大聲嗬斥道。
那用手中藤條打的正歡地宮裝女子,此時猛然聽到身後的嗬斥聲,卻是心中一驚,怕被人瞧了去,惹些不必要的麻煩,手中正抽打下去的藤條,卻是不由得停了下來。
在這個深宮大院中,不管是誰,都不願意有把柄落在別人的手中,不然哪天,很小的一個把柄,也許就會成為壓死自己的最後一個籌碼。
那名宮裝女子,緩緩地轉過身,看向身後敢於嗬斥自己的人是什麼人,這一看倒不打緊,原本以為會是什麼王公子弟,不曾想,卻是一名身著麻布衣衫的卑微平民,
那名宮裝女子,本來心中忐忑,怕被哪位皇子公主嗬斥,誰知轉身來,看到的隻是一名身著麻布衣衫的卑微平民。原本心中的那絲忐忑卻是早已被無盡的怒火所充斥。
正所謂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升。那宮裝女子見不是那位皇子公主,而是一個卑賤的平民,隻是瞬間心中便充滿了怒火,手中藤條緊緊地握在手中;而四周那些看熱鬧的太監宮女,卻都滿臉的驚愕,不知道這是哪裏蹦出來的程咬金,竟敢連安妃身邊的丫鬟都敢嗬斥,當真是壽星公上吊,嫌命長了。
安妃乃是徽宗皇帝麵前的寵妃,在這深宮大院中,每一位獲寵的妃子,都不是任何人可以招惹的,現如今安妃劉氏深得徽宗皇帝寵愛,據說不久之後,便會被封為淑妃,可見那安妃李氏是如何的得寵了。
這安妃劉氏不是別人,正是後世被封為明節皇後的那位小劉氏,據說此女的父親是個酒保,因小劉氏得寵,後來被加封為節度使,當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小劉氏原本為昭懷皇後身邊的使女,昭懷皇後被賜死之後,宮中使女都被遣散了,而小劉氏因為見慣了皇宮大內的奢華,不願意再回到那個窮苦寒酸的家,因此便寄居在一名何姓太監的家中。
直到政和三年,明達皇後,也就是大劉氏因病去世,徽宗皇帝因緬懷大劉氏而終日鬱鬱寡歡,跟隨徽宗皇帝的內侍太監楊戩,見徽宗皇帝終日鬱鬱寡歡,便想到寄居在何姓太監家中的小劉氏。
那名內侍太監楊戩將小劉氏接進宮中,讓小劉氏伺候徽宗皇帝,以此來衝淡徽宗皇帝對大劉氏的思念。這小劉氏生的是花容月貌,腦子又聰明,很快便得到了徽宗皇帝的寵愛,開始的時候,隻是被封做才人,但是不久之後,便被封做貴妃,現在更是即將要被封做淑妃。
這劉貴妃膝下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這又使得在宮中的權勢更加的如日中天,人人見了,都得稱呼一聲“安妃”。
由於安妃得寵,也因此使得她宮中的那些使女為人處世很是囂張,當然這囂張也是對人的,在下人麵前囂張,但在那些深的徽宗皇帝喜愛的妃子、大臣麵前,這些使女卻是夾起尾巴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