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著那名太監的步伐,鄭毅自宣德門進入皇城,一路上不敢有絲毫的怠慢,步步緊跟。
皇宮中地麵全是青石鋪就,甲士奴婢成群結隊,但卻不聞絲毫聲音,就仿似聲音在這諾大的皇宮中不存在一樣,那宣旨的太監,此時也是低著頭,不敢四處觀望,鄭毅初見是的那種倨傲也早已被他掩飾的很好,絲毫也沒有露出來。
雖然是第一次麵對這樣的陣仗,但是自家中一路行來,那太監也做了不少的提醒,鄭毅此時還算坦然,倒沒有被這種寂靜所壓迫。
七行八拐,很快那名太監便帶著鄭毅來到了垂拱殿(相當於清朝的金鑾殿),此時徽宗皇帝正和一班大臣們,說些別的政務,那太監帶鄭毅來到殿門口,便吩咐鄭毅在這裏等候,自己整理了一下衣冠,便入殿,向皇帝彙報了。
不一會,殿中便傳來太監的聲音,
“招鄭毅入殿。”
鄭毅聽到呼喊聲,便趕緊進入垂拱殿。入殿,首先便是分派兩邊的大臣們,這些大臣,卻並不如後世看到的電視上演的一樣,文武分立兩旁,而是混雜著站到一起,但卻都是五顏六色的,排在首位的幾名老者,穿的都是紫色的官服,腰間佩戴金色的魚袋;隨後則是身著紅色官袍,腰間佩戴銀色魚袋的官員,在之後則是身著藍色的官員,然後是緋色,在之後是綠色,靠近門口的則是青色,眾人脖子間都帶著一個上圓下方的飾物。
這些人俱都圓領大袖,腰間束以革帶,頭上戴襆頭,腳上穿革履或絲麻織造的鞋子,站在那裏,好不威武,鄭毅身著一身
亞麻布織就的粗布衣衫,看上去很是嶄新,卻是哪天林姓夫子送給鄭毅的那件。
鄭毅自殿門入殿,四平八穩,沒有絲毫緊張,隻是他的後背早已經冷汗密布了。鄭毅進門的那一刻,掃了一眼端坐在高處的宋徽宗,隻見那人身著明黃色的帝袍,頭戴平天冠,正握著一支筆,在麵前的桌案上,書寫著什麼。
那人初看很是威嚴,但是仔細一琢磨,果真如後世《水滸傳》中所演的那樣,下顎蓄有長須,兩鬢留有兩道長發,麵目中和,但麵相上,不自覺的顯現著一絲輕佻。
鄭毅行到殿中,屈膝跪下,低著頭,口中高呼,
“小民鄭毅,拜見聖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若是換做別的皇帝,恐怕立刻就要放下手中的食物,讓殿中跪拜之人平身,可這宋徽宗卻是酷愛書法繪畫的一位風流皇帝,此時正在寫字,那裏去理會殿中跪拜的人,恐怕早就已經將下的那道聖旨給忘到九霄雲外了。
宋徽宗直到將手中的那副字寫完,才抬起頭來,看了一眼殿中跪拜著的鄭毅。
“平身吧,讓朕看看你長的什麼樣子,竟然有那等奇遇。”
“謝聖上。”
鄭毅口中應答著,站了起來,抬起了一直低著的腦袋。
宋徽宗端視著鄭毅,看了又看,卻是見到了一位相貌平平,不顯絲毫奇異的弱冠少年郎。若是有別的奇異之處,那便是此少年郎站在那裏,四平八穩,不如平時見到自己的那些人一樣,恐懼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