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構造小說,我對明朝曆史中的某些成分進行了虛構與改造。下麵一一列出來,供讀者們參閱。
1、周順昌的事跡基本上是符合曆史記載的。五義士的事跡也的確屬實。周順昌是不是有個兒子,兒子是不是叫周子房,這是我所虛構的。周順昌的確有女兒嫁給了魏大中的兒子,但周綺這個名字是我虛構,魏國的名字及事跡都是虛構的。
2、小說中最後周子房跟霍玉兒參與的一場戰役,很明顯就是使得袁崇煥一戰成名的寧遠之戰。小說裏寧遠之戰的時間錯誤,寧遠之戰發生在魏忠賢死的前一年,原因自然也不是因為魏忠賢被貶了。不過小說裏寫的寧遠之戰過程裏大都屬實。周子房去燒糧草一段屬於虛構,周子房看到黃色大帳才開炮,這也是虛構。不過寧遠之戰的確是因為這偶然性的一炮,擊中了後金軍營裏一位關鍵人物,寧遠之戰才取得的勝利。寧遠之戰中剩下的情節,隻要把周子房等人的所作所為換成是任何一個普通的明朝士兵,就完全符合了寧遠之戰的過程。
3、關於魏忠賢的事跡跟對魏忠賢的評價,這裏保留我的個人觀點。我認為魏忠賢起碼是個英雄。中國人評論人物很喜歡臉譜化,曆史化,根據自己的喜好去判定。例如秦檜被罵了幾千年,雖然秦檜做的很多地方的確不對,可秦檜當時不支持嶽飛北伐很大原因是因為國內經濟形勢不穩定,如果硬要北伐,長期的戰爭很可能導致南宋就此覆滅,這個角度來講秦檜沒有錯。
再來說魏忠賢,那麼多年來人們說魏忠賢排除異己,禍國殃民。可仔細看看史書就知道了,魏忠賢當權幾年裏,明朝的經濟,軍事,政治都發展的很不錯。明朝經濟政治從萬曆後期開始下滑,到了魏忠賢掌權時候竟然出現了起色,這不能不說魏忠賢有高超的執政水平。軍事上,建立了關錦防線的孫承宗就是魏忠賢提拔起來的,魏忠賢為了打擊後金在遼東的快速發展,啟用了一大批優秀的軍事將領,其中甚至包括魏忠賢的政敵一派的。這不能不說魏忠賢見識、胸懷都是上層。
明熹宗整天不理政事,那不是因為他笨,他昏庸,那是因為他信任魏忠賢,他知道那些事情魏忠賢去處理,比自己要強得多!明熹宗死的時候就對崇禎說過,要振興國家,就要重用兩個人:魏忠賢跟張皇後。後來李自成攻入北京之時,又有幾個大臣說:“如果魏忠賢還活著,國家到不了這個局麵。”所有的這些加起來,你能說魏忠賢是個奸臣,是個壞人?
很多人罵他就因為他是個太監。因為大家印象中太監就是不好的,就是壞的。其實太監群體都被趙高、李蓮英、王振等人抹黑了。壞的太監畢竟是少數,曆史上的大多數太監還是好的。還有值得一提的是,魏忠賢是自己把自己閹了,進宮當太監的。那時候魏忠賢才二十出頭!
一個男人,特別是一個處於頂峰時期的男人,做下了這種事。有人說魏忠賢是為了躲避仇家,那他為何不直接自殺?這種事比起自殺要難承受一千倍!我認為除了對理想,對人生有著極執著的目標外,沒有什麼力量可以讓一個男人這樣。當年也同樣是因為理想的力量,讓韓信受了胯下之辱。魏忠賢閹了自己之後還不立刻進宮,而是又在民間過了好幾年這種生活!這種意誌,這種忍耐力,別說是司馬遷,就是唐宗宋祖,秦皇漢武,恐怕也要汗顏!
就是小說的起點,蘇州的那場民變想來也不是那麼簡單。那極有可能是東林黨人為了打擊魏忠賢煽動起來的,隻是被魏忠賢輕易地平息掉了。
好了,話就說這麼多了。《周公子列傳》到此就全部完成了。還是那句話,我希望有人在看了我的書以後,會對他們的心情或者人生有那麼一點點的益處,這就是我寫小說最大的願望。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數字君有話說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得爽了賞個錢嘞!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
or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
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