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3 / 3)

菜端上桌沒多會,高永的女友楊竹君,帶著一個女性朋友趕了過來。沈青淡淡的聽著她們的聊天內容,很快明白楊竹君的用意——給郝蘇桐介紹對象。

和她一起來的女孩很漂亮,年紀大約24、25的模樣,溫溫柔柔的,讓人感覺非常乖巧。她的位置就坐在郝蘇桐左手邊,而右手邊是沈青,於是情況變得有些微妙。

離開霖州旅遊局時,高永曾說晚飯就他們三個,不會再有人來。女友的突然出現,讓他有些措手不及,同時可能也很不爽。原本在路上約好,回去由沈青開車,他和郝蘇桐好好喝一杯。結果女友一到,先前點的酒水全退不說,臉色也變得有一點點難看。

即使這種不耐煩表現得並不是太明顯,但沈青還是感覺到了。不過讓她再次驚奇的是,郝蘇桐貌似也很不耐煩,並且比高永更明顯。

聯想起之前兩次,他和別的女孩接觸的經曆,沈青暗搓搓的觀望著,想看他到底能忍到幾時。

“時間不早了,我和沈青等下還要回D市,過兩天等事情定下來我們再好好聚聚。”半個小時之後,郝蘇桐放下筷子,起身走到高永身後重重地拍他的肩膀。

“今晚就別回了,我都給定了房間。”高永笑容如常的跟著起身挽留。

沈青接到郝蘇桐的眼神暗示,略失望地起身插嘴道:“謝謝高局長款待,今天來得匆忙,很多資料還留在D市,我們必須回去。再說今天已經周二,黎局要求周四之前把方案交過來,時間上真的比較緊。”

心照不宣的一唱一和了會,大家友好散席。高永結完帳出來,快步追上已經走到車邊的郝蘇桐,攀著他的肩膀壓低嗓音來了句:“兄弟,還自由的時候盡量自由。”

郝蘇桐下意識的往車裏的沈青望去,也壓低了嗓音:“你小子沒喝怎麼就醉了呢?”

高永大笑,使勁拍拍他背,慢慢走回女友身邊。

作者有話要說:碓臼,是農耕時代我國勞動人民一種常用的生活用品。在生活用具中,碓臼是最簡單耐用的東西。它分碓窩和碓錐兩部分。碓窩是在一塊方形的大青石中間由石匠雕鑿出的一個圓窩,有40厘米來深,上粗下細,非常光滑;碓錐是由一坨長形青石所製,也是上粗下細,下端非常光滑,其整個要比窩小一圈,為的是舂東西時不碰手。碓窩鑿有若幹斜凹槽,碓錐鑿有若幹斜凸槽,以便提高功效。碓臼的功用一般是用來舂數量不大的糙米、雜糧、米粉和麵粉,還兼帶著打糍粑。

在一個自然村,一般就一個碓臼,村裏的人們川流不息地用盆或瓢端來米或炒熟的大麥來舂。有時候也有人來舂葛粉。所以.常常能聽到“噸噸”的舂米聲。到了春節,人忙,碓臼也跟著忙了起來。打糍粑的人家,今天你抬去,明天他抬來,忙的是不亦樂乎;不到每家的糍粑打完,它是不會消停的。

在民間,有個歇後語,叫做頂起碓窩子玩把戲——人吃了虧戲不好看!著實有些形象。一隻碓窩估計有兩三百斤,一個人莫說頂,就是想提起來都不容易,想用它來玩把戲,肯定是費力不討好的事。

以上是百度百科

下麵就是這玩意,不過農村裏用的前麵那個臼大多是石製(不知道會不會顯示出來,⊙﹏⊙b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