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決定無論如何要想出辦法來,最後決定求助於日本全國18000家腳踏車店。他用心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寄給每一家腳踏車店,最終說服了其中的5000家,湊齊了所需資金。經本田改裝的摩托車一經上市便被搶購一空,隨後他的車又外銷歐美,同樣獲得了好評,本田終於成功了。
英國有句諺語:“一個人如果有自己係鞋帶的能力,那麼他就有上天摘星星的機會。”同樣,我國也有一句古語叫“苦心人,天不負”。堅持到底,永不氣餒,這樣才能為自己贏得機遇。
)第四節 主動思維:自覺自願,自動自發
工作中,一個習慣被動思維的員工會不自覺地用被動的方式來回答問題,而一個擁有主動思維的員工則時刻會考慮主動地解決問題。凡是擁有主動思維的人,都比較容易成為出類拔萃的人!
◎員工主動是老板的渴望
工作中,我們常常聽到諸如“這不是我的工作”、“他們從來沒有告訴過我這件事該怎麼做”“這幾天太忙了,沒時間做這件事”等一些看似完美的借口。事實上無論做任何事情,哪怕是最簡單的事情,當然或多或少都會受客觀因素的影響,但最終決定能否做好這件事情的往往是我們的工作態度。追根究底,無論是積極樂觀的態度還是消極悲觀的態度都源自於我們所持的“主動思維方式”或“被動思維方式”。
哪個公司業績好,就說明它的員工不一般。英特爾總裁安迪·格魯夫曾經對員工說:“你要記住,不管你在哪裏工作,你並不是一個雇員。你在一個隻有一名雇員的企業裏工作,那個雇員就是你自己。”格魯夫的意思是:不管員工從事什麼工種,都是自己在雇用自己。
在一流的老板眼裏,員工的職責範圍就是自己的勢力範圍,在那裏,員工自己就是負責任的老板。美國通用電氣的董事長傑克·韋爾奇認為:在員工關心的領域裏,他們就是ceo。傑克·韋爾奇被稱為天下第一ceo,他希望每個員工和他一樣做ceo。所以通用電氣的業績為什麼好得令同行嫉妒也就不難理解了,因為他們的員工有很大的“權利”,他們有權利發揮自己的創造性。
史蒂夫·羅斯是華納兄弟公司的掌門人,他明確鼓勵手下“要有自己就是老板的意識”。曾經有一位主管準備開拓新領域,但又顧忌可能會虧損1000萬美元,羅斯就對他說:“如果你無法承擔那樣的後果,就別做,因為那是你自己的公司。”
股神巴菲特每隔兩年就給手下的經理們寫一封不超過兩頁的信,建議這些經理們像對待自己的企業那樣去管理企業,告訴他們不要被動地接受來自老板的指令,而是要自己主動指揮自己去作為。
在日本鬆下公司,有一段著名的標語:
如果你有智慧,請你貢獻智慧;
如果你沒有智慧,請你貢獻汗水;
如果你兩樣都不貢獻,請你離開公司。
不難看出,具有敬業精神並能主動思考的員工,才是鬆下公司最歡迎的員工。他們擁有智慧並樂於奉獻智慧,這份智慧必然會給企業創造財富。
◎主動地發現問題,尋求改進
一個企業要興旺發達,單靠自上而下的指導是不夠的,必須要與自下而上的建議相結合。
在諾基亞公司手機研發部的詹森這幾天一直悶悶不樂,同事見他一副眉頭緊鎖的樣子就開玩笑道:“詹森先生哪兒都好,就是太不知足了。咱們研發部,隻要完成了公司下達的研發任務,薪水就能比生產部和銷售部加起來拿得還多,該高興才是啊!”
另一個同事也嘻嘻哈哈地接口道:“這次的任務隻是改進一下機型,這麼簡單的任務哪能難住我們的天才詹森先生啊!”
詹森說:“我不是為了薪水想不開,也不是為了公司派給的任務,我是在想,我們整天坐在研究室裏,除了完成上麵派給的任務,改進一下機型,就什麼事也不做了。現在手機市場競爭這麼激烈,我們能不能主動做一些工作,給公司拿出些新穎的創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