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天氣在北方還算不得初夏,清晨,徐徐的微風中仍然帶著一絲寒氣。

在令支國通往京都灤城的官道上,遠遠駛來一輛馬車。普普通通的一輛車,沒有任何裝飾,趕車的也不過是一個穿著粗布衣裳,留著花白髯須的老漢。然而卻有四騎官兵在馬車左右護送,也不知車內坐著的到底是什麼人?過往的行人、車輛都不禁側目相望。

這時走在前麵的兩個官兵看看霧靄中的朝陽,低著頭耳語了幾句,然後對著趕車的老漢吆喝了一聲:“李老頭快著點,日落前咱們就能到京都了。”

李老漢應了一聲:“好嘞官爺!”他反身衝著車內喊了一嗓子:“姑娘,你可坐穩了。”話音未落,李老漢左手一鬆韁繩,右手手中的馬鞭在空中轉了幾個彎,啪的一聲脆響,驚得拉車的兩匹馬打了個激靈,噅噅叫了幾聲一甩前蹄,飛快地跑了起來。

一聲嬌呼,車內的女孩兒險些跌倒,她連忙扶住車軾,手中的竹簡啪地掉到了地上。待穩了穩心神,女孩兒騰出一隻手,拾起那卷已然看過不下數十遍的簡牘,輕輕展開:

“嶽丈嶽母大人膝下,敬稟者:小婿日前在灤城武王大會上脫穎而出,深得聖上器重。大王欲留我在京都效力,特派四名衛士護送月兮妹妹來京中相聚完婚。務祈嶽丈嶽母大人垂許!

康安 小婿趙三叩上”

連日的車馬勞頓已經使勵月兮的臉上露出一絲倦意,然而一聽到車外官爺和李老漢的對話時,她立刻感覺疲憊一掃而光。終於就要到灤城了嗎?天哪,灤城不知會有多繁華呢,那兒一定會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很多好吃的東西,一定要讓趙三哥帶自己玩個夠兒,吃個遍!

想到這兒,勵月兮兀自咯咯地笑起來,臉上顯出一副調皮的神情。來灤城之前,爹爹和娘親一再囑咐:到了京都一定要老老實實呆在館驛裏,事事都要聽趙三哥的安排,等著成親之後更要嚴守婦道,哪兒都不準去!可是,哼她才不會那麼乖乖地聽話呢!

自己從小和爹娘生活在深山裏,直到半年前才舉家來到平郭城。娘說這是為了給自己找婆家,可是每天被關在房裏不是繡花就是學做菜,悶都要悶死了,根本不如在山上時好玩。以前在山上,她可以每天陪著爹爹去砍柴,在林裏爬樹,和各種小動物玩,而且還可以聽爹爹講故事。

一天當中最開心的時刻莫過於午後時光,夏天時在院落的樹陰下,冬天時則圍坐在火爐旁,娘坐在繡架前繡花,爹爹則手執簡贖教勵月兮讀書,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文經武律,無所不學。最喜歡聽爹爹講兵書了,那一場場陣前廝殺,一次次大軍對壘,都讓勵月兮聽得激動不已,熱血沸騰。而爹爹更是講到動情處,拍案而起,仗劍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