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人曾說:“一個健全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都更有力量。”心態是我們真正的主人。一個人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積極的心態能幫助我們獲取健康、幸福和財富;而消極的心態則反之。
心態影響人的前途
曾經有人說過:我們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怎樣對待我們。心態和前途也是這樣一種辨
證關係,我們用積極的心態對待人生,我們的人生將是一片光明;我們用消極的心態對待人生,我們的人生也就隻會是一片灰暗。
在一個小縣城裏,有姐弟倆非常聰明,他們上小學時,因為學習刻苦,所以,他們在班裏一向都是好學生。但天有不測風雲,他們還沒有等到小學畢業,父母之間就出現了感情危機。姐弟倆經常被嚇得不敢回家。
後來,父母離婚了,姐弟倆都被判給了父親。不久,父親就領回了一個女人。自從那個女人進門,姐弟倆經常被呼來喝去,有時甚至吃不上飯。有一次,後娘讓弟弟倒髒水,姐姐看弟弟拎不動水桶就想去幫忙,後娘上去就是一巴掌,把姐姐打倒在地。吃飯時,後娘經常在菜裏放很多辣椒,辣得姐弟倆直流眼淚。
有一次,天氣很冷,姐弟倆放學後一直等到天黑都進不了家門。鄰居實在看不下去了,讓他倆先到屋裏暖和一下,可姐弟倆說什麼都不敢去。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姐姐學會了和後娘作對,學習成績也慢慢地滑了下來,大學沒考上,隻好當了一名工人。而弟弟卻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學業,有一次,父親把一個桔子放在他的桌子上,他都沒有看見,過了很久父親偶爾進了他的房間才發現那個桔子已經腐爛了。從小學到高中,他的成績一直都沒有下降到第三名,並且一直都是班幹部,在班裏的人緣也一直很好。高中畢業後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大連艦艇學院,並被保送研究生。
同樣是一個父母所生,同樣生活在家庭不幸的陰影裏,姐姐的前途被毀了,弟弟卻前途一片光明。原因在哪兒?就在心態。姐姐在困境中,心態變得脆弱而易怒,弟弟卻能隱忍,始終以一個目標為奮鬥方向,把其他的一切都拋在腦後。
前幾年,一場“大學生馬家爵殺人案”在全社會鬧得沸沸揚揚,教育界展開了一場大討論。本來是一個“天之驕子”,可以有美好的前途,為什麼會在一瞬間變成殘忍的凶手?世人也為之震驚。
馬家爵本來是廣西一個小山村裏的乖娃子。在鄉親們的印象裏他是一個內向的、好學的好孩子,他們怎麼也不可能把這樣的一個孩子和“殺人犯”聯係在一起。可是,這終究是事實。
經了解,馬家爵是那個家族裏的老小,依照老規矩,他算是家裏的寶貝,親戚們也都寵著他、慣著他,再加上他聰明好學,大家更是為有這樣一個寶貝而喜不自禁。所以他雖然生活在小山村,但一直都沒受過什麼打擊,在別的孩子眼裏,他更是優越得令人羨慕。考上大學之後,他才發現他很窮,許多條件都與別人有太大的差距。這種感覺使他的心理形成極大的自卑感,他變得孤僻、冷漠、易怒、嫉妒,甚至無法控製自己的不良情緒,終於在一次玩撲克過程中,同學的幾句話就讓他心理上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並做出殺人、肢解屍體的事。
從上麵兩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當心態上的消極因素占主導地位時,會給一個人的行動造成很大的影響。做任何事都不能太情緒化,特別是年輕人,因為年輕氣盛,許多人都容易暴躁而難以自製。但人在年輕的時候正是可以大有作為、前途一片光明的時候,如果你不能很好把握自己的心態,光明的前途就將與你無緣。
心態對人的前途是影響巨大的,一個人隻有擁有良好的心態,才能無懼生活中的困難,才能始終堅定地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也隻有這樣的人,才能擁有美好的前途。
心態的改變就是命運的改變
兩個人從牢中的鐵窗望出去,一個看到泥土,一個卻看到了星星。
生活在同樣一個世界上,有的人過得幸福、快樂、富有,有的人卻一直生活在苦惱和貧困之中。
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人與人之間原本沒多大區別,隻是由於各自心態的不同而造成截然不同的結局。
曾經,有倆鄉下年輕人外出打工。一個想去上海,一個要去北京。在候車廳等車時,聽到鄰座的人議論說:“上海人精明,外地人問路都收費;北京人質樸,見了吃不上飯的人,不僅給饅頭,還送舊衣服。”
想去上海的人聽說北京人好,一想掙不到錢也餓不死,慶幸車沒到,不然一到上海真掉進了火坑。
去北京的人想,上海好,給人帶路都能掙錢,我幸虧還沒上車,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機會。
於是他們在退票處相遇了。並換了一張車票。
去北京的人發現,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個月,什麼都沒幹,竟然沒有餓著。銀行大廳裏的太空水可以白喝,大商場裏歡迎品嚐的點心也可以白吃,他整天偷著樂。
去上海的人發現,上海果然是一個可以發財的城市。幹什麼都可以賺錢。帶路可以賺錢,開廁所可以賺錢,弄盆涼水讓人洗臉也可以賺錢。隻要想點辦法,再花點力氣都可以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