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互相尊重,得到朋友(1 / 2)

要結交懂得自尊自愛的朋友。因為一個人如果不自尊,便無法尊敬別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我們所結交的朋友都是懂得自尊自愛的人,相信大家都會互相尊重的。

有自尊心而且身心健康的人,通常都有很強的個人意識,不喜歡輕易附和別人的意見,但其具有誠實的本性,不僅能忠實於自己,也能忠實於朋友。

現實生活中有這樣一種人,那就是唯我獨尊。這種人往往想當然地以為這種態度是那些偉大人物或領袖們所獨有的,它是充滿自信的表現。然而,可悲的是,他們錯了。那些真正的人物或領袖之所以能蜚聲海內外,獲得眾多人的尊敬和認可,並不是因為唯我獨尊,而是在於他們從來不說太過自信的話,在於他們敢於不顧自己的身份而拿自己開玩笑。正是這種肯於和多數平凡人打成一片,而不是在他們中間顯得高高在上,才使他們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富蘭克林有一種很好的擺脫唯我獨尊的方法,他養成了一種習慣,在他表明他的意見時,用一種比較模糊靈活的言詞。以致 40年之中,沒有一個人認為他說過任何武斷的話。

比爾 ·蓋茨有這樣一條交際原則:不要說太過自信的話。如果你能堅持這一條原則,則你在將來發現你曾經說過的話有錯誤時,也不必收回你以前所說的話。你應該知道:你所表達的意思或信仰,畢竟還隻是你個人的意見和信仰而已,而別人也還仍然保留著他自己的意見和信仰,並且擁有取舍的權利。做到了這一點,別人自然不會盯著你的錯誤不放,而你呢,也不用為了自己的麵子而堅持錯誤,這樣一來,自然就避免了陷入唯我獨尊的可怕境地。

自尊心是每一個人都擁有的,無論他是高高在上的一國領袖,還是沿街乞討的流浪者。然而,在待人處世方麵,我們往往是過分地強調了自己的自尊心,而把別人的自尊心踩在了腳底下。

有一個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很貪玩,不愛寫作業,那些加、減、乘、除對他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障礙,特別是英語。這就難免會出問題,有一次英語測驗他得了 49分———全班就他一個人掛“紅燈”,英語老師把他叫到辦公室,怒氣衝衝地當著辦公室許多老師的麵就把他狠批一頓:“你英語到底怎麼學的?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題都做不及格,你還有指望嗎? ……”他那時還小,對老師說的許多詞語並不十分明白,但他的小小的自尊心是明顯地受到傷害了,而且印象很深,直到成年後還能回想起那個令人傷痛的場景,當著許多老師的麵,被無情地數落……後來他就真的 “沒有了指望”,英語課經常無故缺課,他對那門課產生了厭倦,對教課的老師產生了反感。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簡單但又常常為人所忽視的道理:沒有人願意被別人傷及自尊,人們總是希望得到肯定和讚美。許多人看著不順眼就想指責別人,別人一有失誤就抓住 “把柄”加以 “發揮”,似乎這樣才能使自己心情舒暢,但誰又能去考慮那顆自尊心被深深傷害了的人的感受呢?下麵再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人們總喜歡玫瑰的花而不喜歡玫瑰的刺。批評像根刺,稍不小心就會把別人的自尊心刺傷,批評也往往收不到預期的效果,相反會引發對方的不滿情緒和反抗心理。更危險的是,批評還會傷害一個人寶貴的自尊。試著體會別人的心情,采用和氣開導的方式,會更容易讓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