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的自殺很突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陳揚既震驚又痛心,事後,從淩鋒處,陳揚了解到她自殺的前因後果。
原來,那次與陳揚會麵之後,淩峰他們去見了李梅,她自然是否認了所有對她的指控,但公安局采集了她的指紋和dna樣本,事後,公安局刑偵隊對嚴幼斌留下的銀行卡進行了指紋鑒定,並沒有在上麵發現李梅的指紋,對存入十五萬現金的那家銀行也進行調查,沒有發現有力的證據,至此,馮如花一案可以說陷入了死胡同。
就在大家絕望的時候,該案出現了轉機,在對嚴的遺物清理過程中,刑偵隊的人意外地發現了買凶者寄給嚴的那封信,那封信是嚴幼斌實施殺人後,買凶者寄給他,通知他銀行卡密碼。在那封信的信封、郵票和信紙上,分別提取到了幾枚指紋,經鑒定,分別與李梅和嚴幼斌的指紋相符。但就在批捕李梅的前一天,李梅忽然自殺。事實上,因為李梅及其父母的身份特殊,案件後期的偵破相當保密,隻有幾個人知道,甚至對曉寒,淩峰都沒有透露細節。因此,可以斷定是了解案件內情的人,泄露了調查情況!
淩峰還說,根據陳揚和秦楚怡提供的情況,公安局刑偵隊調查到,花兒畢業分配到財政局,以及花兒弟弟在a城的工作,都是李梅父母幫助安排的。1996年,財政局分房子,以花兒的工齡和資曆,她達不到分房資格,也是李梅母親力排眾議,以花兒業務能力強、工作表現出色為由,破格提拔,升為副處長,然後分到了住房。這件事當時在財政局爭議很大,很多人都想知道這馮如花究竟是何方神聖,竟然有這麼硬的背景關係。由此可以推斷出,為什麼在林若冰死去五年後,花兒才被殺,因為以李梅的性格,她不可能長期受製於人。從銀行卡的辦理時間和手法上,也可以推斷出她早有殺心,碰到嚴幼斌隻是機緣巧合罷了。
李梅的葬禮後,陳揚再次回到他和李梅以前的家,想清理一下李梅的遺物。屋裏,早已人去樓空,但李梅生活過的痕跡依然無處不在,她的衣物、照片、化妝品,還有她離不開的煙和酒。以前,李梅抽煙喝酒很厲害,自從他倆結婚後,在陳揚的規勸下,李梅改變了不少,但他倆離婚後,聽說李梅又開始酗酒,她自殺時,就是用安眠藥對著酒服用的。事後,公安局在調查自殺事件時,從公寓裏發現了很多的空酒瓶。
對李梅的死,陳揚很內疚也很傷心,但同時,還有一絲解脫。自殺使她逃過了法律的懲罰,對她來說,或許已是最好的方法,畢竟,她殺害了若冰和花兒。
他一直知道她愛他,若冰已死,他知道不能把自己一直囚禁在過去的回憶中,為了之野,也為了媽媽,他曾嚐試過接納她,但李梅跟若冰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若冰溫柔如水,與世無爭,好像一杯綠茶;而李梅卻非常強勢,做事雷厲風行,掌控性極強,如同烈酒。陳揚雖然性格內斂,給人印象謙謙君子,卻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他總是可以做到不露痕跡地讓別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因此,兩人在一起,總好像鐵板碰到釘,陳揚不愛李梅,他做不到,也想不明白為什麼李梅會愛上他。
陳揚清理李梅的梳妝台時,看見了那條手鏈,那是陳揚買給她的,記得李梅戴上後,從未看她取下來過。
那是一條設計做工精巧的白金鑲碎鑽手鏈,是陳揚有一次去巴黎時買給李梅的。跟李梅結婚時,兩人隻是簡單去民政局注冊,然後請兩邊的父母在一起吃了頓飯,既沒有婚禮,也沒有蜜月。兩人當時都各自有自己的房子,後來,為了方便照顧之野,陳揚搬去李梅那裏,但他們的房間一直都是分開的,兩人的關係就像朋友,這在兩人登記結婚時,都心知肚明。以前,陳揚一直戴著跟若冰的結婚戒指,但跟李梅結婚後,為了尊重對方,他把戒指取下,收藏起來,但他內心,很排斥別的戒指,因此,買了一條貴重的手鏈送給李梅。記得當時送給李梅時,她的表情很複雜,最後,她接受了,戴上就再沒有取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