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第一次看到這本社會企業的經典著作《如何改變世界》是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之後,當時剛剛起步的壹基金團隊正在全力以赴地投入災後重建中,如同現在之於雅安地震的情境。當然,那個時候,全中國沒有幾個人知道“社會企業”是什麼,聞所未聞,我也一樣。非常感謝那位送書給我的朋友,為我送來了新的希望。書中搜集的若幹全球社會企業案例讓人耳目一新,甚至有些不可思議。讀完後,無數的問題在腦海中翻騰,讓人急切地想去一探究竟。在這本書的啟發下,2008年,我們啟動了如今聞名全國的著名社會企業項目——“阿壩州羌族婦女就業幫扶中心”,簡稱“羌繡”項目,這一項目不僅僅在項目所在地深入人心,更是得到了政府、公益界和媒體的一致認可。同樣,災後重建的另一個社會企業“鬆潘格萊瑉小額貸款公司”也是社會企業探索之路上的重大事件,它是國內公益組織第一次和國際知名的成熟社會企業代表聯合發起成立社會企業的經典案例,可以說是公益界的首個“合資”項目。當然,新鮮事物的出現總不免召來非議和猜忌,尤其對於一個公開向大眾募集善款的公募基金會而言,壓力更加巨大。時任壹基金全球理事兼執行主席的我,在和理事會商議後,不得不做出了艱難的決定,壹基金不再涉足社會企業領域,以降低公關危機風險。

然而那些書中的案例卻始終在我腦海裏閃現,印度農村的發電站、淨化水處理中心,還有專門為窮人開設的醫院、為窮人設計的電腦等。這些話題和國內公益機構通常討論的話題迥然不同,吸引著我去一探究竟。

隨後兩年裏,隨著對英國社會企業的考察,以及在法國INSEAD商學院的社會企業強化培訓,我對中國的社會企業未來越來越充滿信心。中國數十萬民間非政府組織和福利機構,有豐富的社會企業項目資源,而商業精英們——無論是職業經理人還是成功企業家——為公益實踐的不斷付出,加上進入公益慈善領域的80後、90後比率的迅速增加,使得公益創新的空間日益擴大。這5年來,社會企業案例層出不窮,以社會企業、公益創投以及社會影響力投資(不同於公益創投,但兩者有交集)為主題的各類論壇、沙龍等活動讓人應接不暇或許可以作為印證。

過去兩年,我傾注了大量心血投入了相關領域的案例研究以及全球理論的整理,深感處於萌芽階段的社會企業和如火如荼的公益事業一樣,離不開社會目標,離不開社會價值的最大化本質,並且更需要理智和專業,更需要社會的監督。在目前這個階段,我們更需要敢於吃螃蟹的人,需要拿著真刀真槍實幹的先行者。在缺乏信任、怨氣太多的當下,社會企業也是一股新的正能量。

周惟彥

壹基金發起理事,前執行主席

億.未來社區兒童零歲工程發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