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萬物中,人最複雜,男人與女人,就好比硬幣的正反兩麵,任何一麵都複雜異常,任何一麵都無法一眼看穿。
男人和女人,這是個既古老又時尚的話題。先哲們闡述了無以計數的至理名言。才高八鬥、學富五車的學者們又抒發了多如繁星的醒世格言。但其所謂的名言和格言,不是因為時代的局限性,就是因為個人偏見或理念不同,不是以點代麵、以偏概全、一葉障目,或是顛倒是非,混淆視聽,就是觀念陳舊,人雲亦雲或是浮光掠影、蜻蜓點水、淺嚐輒止,都不足以使人明白真相。之所以敢如此口無遮攔、大放厥詞,看準的就是男人、女人永遠是個說不清道不明的話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用在男人、女人的話題上真是量體裁衣,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周國平曾說:“男性重行動,女性重感情;男性長於抽象觀念,女性長於感性直覺。”這也僅僅是一般而論。
那麼,如何看待男人與女人?
其實,男人和女人就像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男人自有其可歌可泣的優點,也有其可鄙可夷的劣根;女人自有其可愛可親的長處,也有其可氣可惱的頑習。因此,看待男人與女人,要脫離世俗的成見、庸人的俗見、俗人的偏見,要客觀、辯證地從生理、心理等多方麵去觀察、分析、探討、比較再定論。總而言之是要用慧眼去看男人、女人。當知,若非陰陽互補,哪來和諧宇宙;若非男女有別,何來世界的精彩。七畫是“男”,三畫是“女”,“七”加“三”才是完美的整數,於是這個世界不能單有男人或隻有女人。世人皆曰:“男女搭配,幹活不累。”不正好說明男人、女人對彼此的重要性嗎?莫洛亞說:“沒有兩性的合作,絕沒有真正的文明”。
本書就是拋棄了世俗的成見、庸人的俗見、俗人的偏見,運用慧眼來看待男人、女人,說男人、女人。
《男人詞典》說了男人既高大又矮小、既聰慧又愚昧、既堅強又懦弱、既正直又虛偽,活生生、鮮靈靈,精彩紛呈。
《女人詞典》說了女人既真實又虛假、既柔情似水又“河東獅吼”、既精明又愚蠢、既貌美如仙又心眼似針,同樣鮮靈靈、活生生,千姿百態。
尼采曾說:“同樣的激情在兩性身上有不同的節奏,所以男人和女人不斷地發生誤會。”可見,兩性之間要想和諧共存,它需要一個彼此接受、理解、適應的過程。
男人是本耐讀的書,女人更是一本需要潛心研讀的書。讀書各有讀法,然男人、女人這兩本書必得用“慧眼”去讀,才能讀懂,讀出味道。隻有男人讀透女人、女人讀透男人,男女才能和諧、家庭才能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