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論禮貌(1 / 1)

不拘禮儀的人非得品德過人不可,就像毋須襯托就鑲用起來的寶石,其本身肯定就是光彩奪目的一樣。

如果一個人深入細致地觀察人生的話,你會看到,獲得讚揚的方法猶如經商的訣竅。一句俗話說:“薄利才能多銷。”因為小的利潤時時刻刻都有,而大利則比較稀疏。同樣,小節上的一絲不苟可贏得很高的稱讚,因為它們一直在人們的注意之中。而施展大才的機會少之又少。因此,一個人如果舉止彬彬有禮,一定對他的名聲大有好處;這正如西班牙的女王伊莎貝拉所說的那樣:“禮節乃是一封到哪兒都受到歡迎的推薦書。”

優美的舉止往往從細微處學得,這樣,你就自然會善於觀察和學習別人的優點。同時,在其他方麵也要自信,舉止自然毫不矯揉造作。因為如果你竭力的表現他們,你就會失去在那方麵的魅力。有的人舉止言談好像在作詩,其中的每一音節都要仔細推敲。但這種細致入微的人,卻可能隻見樹木,不見森林。也有人舉止粗放不拘禮儀,這種不自重的結果告訴別人不要效仿,同時大家也不會尊重他。與陌生人交往和在正式的場合的時候,不能忽略禮節。但是在和熟悉的人一起的時候,你也不能太注重。如果把禮儀形式看得高於一切,結果大家不但覺得你索然無味,而且也會因此失去對你的信任。

所以,在交際中務必要找到一個分寸,使之既直爽又不失禮,而這是最難而又是最高明的。在同等人之間的交往要親密友好,還應保持一點距離。同下屬交往要保持自己的威望,也要顯得自己和藹可親。事事愛出風頭的人是自輕自賤,惹人厭嫌。好心助人當然很好,但不能讓人覺得你是為了表現自己。

表示讚同,而且還要表明自己的觀點的時候,即使你同意他的觀點.你也不能盲從,應表達自己一些不同的觀點。如果你完全讚同,也要提出你讚同的條件。如果需要討論,你的陳述要更深一步。人應該注意不能顯得太完美而得到太多的讚美,因為你不能承負太多的妒忌,不利於你高尚的德行。

過於計較禮儀,或者太注重時間和機會,將不能成就大業。正如所羅門所說的:“看風者無法播種,看雲者不得收獲。”隻有愚者才等待機會,而智者則創造機會。總而言之,禮貌舉止猶如人們穿衣——不可太緊,也不要講究,應該寬鬆一點,才能行動自如。

賞析

能夠建立禮貌的美名,就值得稱讚。禮貌是文化的精華所在,使人富有迷人的魅力,從而贏得眾人的好感。粗俗、無禮,傲慢令人憎惡,教養不良則可鄙。

禮多人不怪,怪的是缺乏禮貌。事情也是如此,缺少禮節會導致不公。如果能以禮對待敵人,更是難能可貴。以禮待人花費的很少,但受益匪淺。一個對別人尊敬的人,人們也會反過來尊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