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論反叛(1 / 3)

作為政治家,應當善於掌握國家政治風險的變化規律。大自然中的風暴來臨之前有先兆,當政治動亂到來之前,也必定會有種種預示的跡象。這就像自然界中的暴風雨在春分或秋分的時候最為狂暴一樣,在一場暴風雨來臨之前,經常會刮起沉悶的風,海水會漸漸地波濤洶湧起來,國家中也會有這種情況。

太陽神曾經警告人們,凶惡的反叛即將發生,變節行為和隱秘的戰爭正在醞釀,這時,針對國家的誹謗和放肆的言論頻頻出現,而且是公開的。而且政治謠言往往是不徑而走的,那麼將會不利於國家,卻又往往是很容易被人們匆匆接受的,這些都是動亂的前兆。維吉爾在敘述謠言女神之家世的時候,說“她是偉大的巨人們的妹妹”。

傳說中,因為眾神惹怒了大地女神特拉,使她怒火中燒,於是就生下了謠言女神,她就成了凱歐和恩克拉多斯的妹妹。

我們從這個神話可以看出,謠言好像是曆史上眾神叛亂的遺物似的。但謠言確實是即將來臨的叛亂的序曲。無論怎麼看,維吉爾的話是有道理的,那就是:構成叛亂的行動與推動叛亂的謠言之間並沒有什麼區別,充其量不過是哥哥與妹妹、陽性和陰性的差別。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在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往往是國家製定出最好的政策的時候,本來這是最值得稱讚的事,應當受到最大程度的歡迎,但卻遭到了惡意的曲解和中傷。這就表明會有很大的怨恨之情存在。就像塔西倫所說的那樣:“當人們開始對統治者懷有非常大的不滿時,他的所有舉動,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同樣會使他受到非難。”

這種情形如果一旦出現,那些以為通過施用嚴酷的鐵腕手段,就能壓製住這些謠言,並且能防範或根除叛亂的想法,將是非常錯誤而危險的。因為這些舉措反而可能會成為加速叛亂的導火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冷靜地處置這些謠言,比設法壓製它可能會更有效。還應當分辨塔西倫所說的那種“服從”,即他們表麵上似乎是服從的,而實際上卻是在對政府的法令進行挑釁、爭論,對君主的命令進行隨意的批評和指責。這種種的舉動往往是走向叛亂的前奏。其結局必然會導致無政府狀態的出現。尤其是當全民大辯論發生的時候,如果那些擁護政府的人不敢站出來講話,而反對政府的人卻可以滔滔不絕、暢言無忌的時候,那麼形勢就會變得更加險惡。

誠如馬基雅弗利所指出的那樣,君主應該是各階級的共同領袖,如果他自成一黨,偏向一方,那就好像是一條船,很可能會因為載重不均衡而導致傾覆,這一點在法國國王亨利三世統治的時代可以清楚的看到,他先是加入了聯盟,為的是消滅新教徒,而不久以後,那個聯盟卻又開始反對他。因為如果君主的權威成了一個目標的幫凶,而且還有其他的更加強大的君權約束力,那麼在這樣的時候,國王也就幾乎喪失了他所擁有的權力。此外,當紛爭不和、互相攻訐和派係鬥爭在公開的狀態下肆無忌憚地進行的時候,也就標誌著這個政府的威信已經蕩然無存了。

一個政府的各個相關部門的運行,應當像天空中的眾多行星那樣運轉——每個行星既自轉,又服從於統一的公轉。每個行星受到最高層的運轉作用而做的運轉是迅速的,但是它的自轉則是舒緩的。因此,當高官們在自主的運作中運動得太劇烈,並且,就像塔西倫所說的那樣,“放任到了根本不把他的支配者放在眼裏”的時候,也就標誌著天體離開了運行的軌道了。因為威信是上帝所賜的,是用來使君主成為名副其實的君主的佩帶。

宗教、法律、議會和財政是組成一個政府的四個重要部門。一旦它們被動搖或者被削弱的時候,臣民將要為國家麵臨的動亂而祈禱了。下麵讓我們跳過關於預測動亂的話題,再來討論釀成叛亂的各種因素以及動機和補救措施吧。

關於釀成叛亂的因素眾多,因而也就是值得認真研究的。因為預防叛亂的最好方法就是消除導致叛亂的因素。隻要有堆積的幹柴,那麼就很難說它會在什麼時候,可能會由於某一個細小的火星的掉落而燃成燎原的大火。導致叛亂有兩個主要的因素:一是貧困,二是民怨。社會中存在著多少破產者,那麼就存在著多少潛在的叛亂者,這是一個定律。盧卡斯這樣來描述羅馬內戰前的情形:

由於高利貸侵吞了人民的財產!

所以負債者要用戰爭來獲得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