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未明(1 / 3)

一提到和親或者聯姻這兩個字,很容易就使人們先想起中國古代的皇族女子,比如漢有昭君出塞,唐有文成入藏。明明都是封建社會的弱女子,卻對中原與邊疆的民族關係,起到了比較好的特殊作用,所以,聯姻這種行為,始終是統治者最鍾愛的懷柔政策之一。這不,才過完大年初三,康熙在家宴上親口禦封的那位恪靖公主,就滿載著豐厚的嫁妝與皇家的祝福,浩浩蕩蕩地出了宮門,離了京城,隨著送親隊伍,一路向蒙古而去。

今日輪到我休息,窩在房裏不想出門,所以,幹脆把時間用在練字上。研磨鋪紙,卻遲遲沒有落筆。想了半天,詩經我都抄完了,而且也能脫離帖子直接書寫了,可就是不知道寫些什麼好……於是,被墨滴染花了第二張白紙的時候,我終於下筆而書。穩穩地寫完最後一畫,我小心翼翼的用手扇了扇,待風幹墨跡後,則拿起來近距離遠距離的仔細端詳著,感覺還算滿意吧。於是,又攤開第二張,打算繼續寫點東西打發時間……

砰砰……是敲門聲,我撂下筆,大聲問道:“誰啊?”邊說邊走到門口,拉下了木栓。

門外之人瞧著我吃驚的樣子朗笑道:“怎麼著,不請爺進去坐嗎?”

“啊……啊!您……您請進!”我立馬閃開了身子,讓他進門。我還以為不是晚池姑姑叫我有事,就是寶鏡來找我聊天,怎麼也沒想到門外的人是十三阿哥胤祥。我慌慌張張的去給他端茶倒水。其實我也知道,這種奴才用的粗茶,人家當主子的肯定不會喝,可人家畢竟是貴客,禮數一樣也不能少了。

胤祥還挺自便,一進門就四處瞅:“喲嗬,這是你寫的啊?”

我端著茶杯才要遞給他,便看到他正拿著我剛寫完的那張紙:“呃……是……是奴婢剛才練字兒寫著玩的。”

“十年書劍長籲,一曲琵琶暗許。月明江上別湓浦,愁聽蘭舟夜雨。”胤祥念得抑揚頓挫,嗓音明澈,聽得人很是悅耳。我認為,如果這孩子要是生在現代的話,很適合去做主持人或者播音員,當然是去做青少年節目,哈哈。

我正“胡思亂想”著,卻見胤祥轉過身,一副想笑又忍著的表情,盯著我說道:“怎麼了?你竟然還有懷才不遇而失意的心情了?”

“咳咳……”我幹咳了兩聲,想緩解下自己的尷尬:“十三爺,大駕光臨,您先請坐,奴婢給您上茶……”

“不用忙活,爺這就得走。”說著,他從袖口裏掏出一本書遞了過來:“給你的,先看著解悶。”

我伸出雙手非常恭敬地接了過來,打開一看,“《花間集》?”唉……就這本書啊,“謝十三爺惦記,特地給奴婢送書來,奴婢感激不盡。”

胤祥拿起那杯茶輕輕聞了聞又放下,抬眼說道:“怎麼聽著你一點高興的感覺都沒有啊?不愛看?”

我稍微思索了一下,才說道:“這本書好看是好看,隻不過它裏麵都是那些文人貴族,在飲酒作樂享受生活時而寫的,除了歌舞樓台就是美豔佳人,太高雅了……”

“太高雅?頭一回聽到有人這麼評價花間集!”胤祥有些哭笑不得的說:“那你想看點什麼樣的‘不高雅’的書啊?”

其實,我以前靜養身體無聊的時候,看過了很多古文詩集,所以這《花間集》也早就熟透了,當然不能告訴他,“嗯……奴婢想看……對了,類似十國春秋的那種書,關於野史的!還有雲瑤集,收錄敦煌詞集的那種書!其實奴婢不怎麼挑的,雜文、遊記、歌集,都想看!”

“你能看得懂十國春秋?”胤祥滿臉的不敢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