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沒說完,王有齡的淚水已經流下來。世間上居然有這麼熱心的人!真是“大恩不言謝”,王有齡的確不知如何開口。旱後雨,雪中炭,是人間最珍貴的東西。
這及時的錢財又怎能不讓王有齡一輩子記住胡雪岩的恩情呢?果然,後來王有齡的官越做越大,對胡雪岩的幫助也是越來越大。胡雪岩這一次“冷廟燒香”的投資終究獲得了無法想象的豐厚回報。
所以在平時辦事時應該將“冷廟”當做“熱廟”去看待,時常去燒燒香,逢年過節送些禮。這是人情債,人情債欠得越多,還的人心就越急切。所以日後一旦“冷廟”否極泰來,第一要還的當然是人情債。但如果你隻知道一味地去燒“熱廟”香,趨炎附勢,即使你極獻殷勤,在對方看來也很平常,彼此感情不會有多少增進,也不會給你提供多少幫助。
借雞生蛋,借錢生財
所謂借雞生蛋是說自己沒有雞,卻想要蛋,就去借一隻雞,讓借來的雞生蛋。借雞生蛋,講的是在自己條件不充足時,利用別人的條件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商業社會,人人都想掙錢,讓自己的生活富足起來,但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資本。這個時候怎麼辦?最好的辦法就是“借用”別人的錢來為自己賺錢。當然,這裏講的“借用”不是去偷、去搶,所謂“借別人的錢”,靠的是正當、誠實的手段,絕不違背道德和良知,其目的是要得到優厚的回饋。
“借雞生蛋,借錢生財”是一條使自己迅速發展起來的大路。我國著名服裝品牌企業美特斯邦威集團就是依靠這條“借錢生財”的虛擬經營發展起來的。
1982年,年僅17歲的小裁縫周成建在浙江青田縣辦了一個小服裝廠。可沒想到轉眼間就賠了個精光,還背上了20多萬元的債務。為了還債,周成建加入溫州妙果寺服裝市場的個體戶大軍中。苦幹了兩年多終於把債給還清了。1992年,風衣暢銷全國,周成建抓住這次機會一下賺了幾百萬,掙得了他的第一桶金。1995年初,周成建決定退出競爭激烈的西服正裝行業,轉而進攻休閑服,並要自創品牌,這就是美特斯邦威的由來。1995年,周成建成立邦威企業有限公司,從此踏上了他的品牌征途。
自品牌創立後,有限的資金成了他發展壯大的最大障礙。怎樣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把企業發展起來呢?
帶著問題,周成建考察了廣東、上海等幾個大型服裝生產基地。在考察過程中,他發現國內有許多服裝企業的設備非常先進,可產品卻沒有市場,致使大量生產設備閑置。
周成建想:“既然這麼多設備閑著沒用,為什麼我不把它們利用起來呢?”於是,他決定放棄按部就班的老派做法,抓住這次產能過剩的機會,借別人的機器實現自己跨越式發展。於是,周成建先後與廣東、上海等地80多家服裝加工廠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這樣一來,周成建就在沒買一台生產機器的條件下每年卻生產了1000多萬件美特斯邦威休閑服。而他則把主要精力和資金用到了品牌經營上。
隨後,周成建又故技重施,把借助外力的模式用到了銷售環節。他采取特許連鎖經營的方式,招收加盟店,而各加盟店根據地域不同,每年分別向邦威企業交納5萬~35萬的特許費。所有加盟店都實行“複製式”管理,以達到美特斯邦威的品牌宣傳效果。自1995年5月第一家美特斯邦威專賣店開業以後,加盟店數量每年都以幾何級的方式增長。這樣一條事後被周成建稱為“借雞生蛋”的服裝產業供應鏈就被搭建起來了。而美特斯邦威的經營模式也在服裝行業成了“虛擬經營”的代名詞。
現在,美特斯邦威已經在競爭激烈的中國服裝行業獨辟蹊徑,發展成為了年產值超過20億元的休閑服行業的龍頭企業。他的經營模式也成為管理學界研究的“對象”。周成建把十幾年間所取得的成績歸功於業務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創新。但是,周成建並不為此而滿足,他坦承,和年銷售額高達幾十億美元的國際服裝品牌相比,美特斯邦威還有巨大的差距,他還要向這些目標看齊。
他還有更大的“借雞生蛋”的野心,他下一步要做的是資本結構的創新,引入國際資本和資源為己所用。周成建說:“我認為服裝行業還有很大的空間,我們要嫁接更大的資源力量。”看來他“借錢生財”的路還會更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