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跟著厚黑學做人(5)(1 / 3)

金庸的封筆之作《鹿鼎記》被許多人稱之為“反武俠”或是“後武俠”。作品中,主人公韋小寶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流氓、無賴”,他不但武功全無,還出身妓院,沒有誌氣,逢人便帶三分笑,別人罵他也不生氣,而且到處拈花惹草,一副色鬼樣。但就是這個小無賴到處鑽營,處處吃香,不但娶了七個老婆,還得皇上歡心,位極人臣。他把武功高、權力大、正直、奸詐的各色人等全都耍了一個遍,可他這樣一個下三爛的小角色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表麵看來,韋小寶矮小猥瑣,不學無術還好色無德,而他也很善於利用自己的這些外在形象,所以他把上至康熙、下至妓女的所有人都蒙騙了。幾乎每個人初見他時都看不起他,可到最後,所有親近的人都要倚重於他,他的敵人不是被他耍死,就是投降認輸。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仰著他去打台灣、神龍島,甚至打沙皇俄國,而他也能每次成功而返;威名遠播的天地會總舵主要依靠他去實現反清複明大計,甚至最後把總舵主之位都傳了給他,可見對他的器重。而與他最親近的兩股勢力居然是不共戴天的大仇家,他能在其中插科打諢、遊刃有餘,不靠他的誤導能力又怎麼混的過去呢?他在拈花惹草,調戲各路美女的過程中,收複神龍島,簽訂中俄協議,收複台灣。而在情場之上,眾多的翩翩佳公子也都紛紛敗於他的手下,各個落得下場淒慘,要不是一開始被他誤導而根本看不起他,對他不加防備,他又豈會那麼容易得逞。

韋小寶最大的武器其實就是,拈花惹草、故作無知、逢人就笑、大耍無賴。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韋小寶善於暗箭傷人,再加上人們被他誤導後看不起他,有時候他的明槍也能起到暗箭的效果了。所以說,當麵對那些一時無法或無力解決的敵人時,不妨學一學拈花惹草,將敵人誤導,然後再尋找機會將他打倒。

沒有心計就不會中計

工於心計者,總喜歡算計別人。習慣了別人上自己的當,卻沒有想過自己也會有被算計的時候。俗話說“沒有心計就不會中計”。這並不是說,隻有傻子才不會中計,是說人不能太工於心計,有時候,坦蕩一點,反而不會鑽進圈套裏。不自以為聰明,別人也就無法利用你的這點反過來算計你。

東漢末年,曹操率兵攻打襄城,張繡退進城裏,閉門不出。曹操見城厚溝寬,很難接近城池,於是命令士兵運土填壕溝,又用土布袋裝滿柴火、草等雜物,放在城邊作為登梯;然後又立起雲梯,查看城內的情況。曹操還親自騎馬繞城觀察,三天後,他傳令說:“讓軍士們在西北角堆積柴草,集合兵力攻打,就從那裏上城。”

賈詡看到這種情形,心裏明白曹操的意圖,於是他告訴張繡說:“我在城上,見曹操連續三天繞城觀察,他見城東南角的磚土顏色新舊不等,防禦多半都被毀壞了,就想從那裏攻城,然而他卻虛張聲勢在西北角堆積柴草,想引誘我們撤兵守西北角,他就能趁著黑夜,從東南角攻入城內。”張繡說:“那我們應該怎麼對付?”

賈詡說:“這很容易,可以命令年輕精壯的士兵吃飽喝足,然後藏在東南角的房屋裏;而讓老百姓假扮成官兵,虛張聲勢地去守衛西北角。到了夜裏,就任憑他們從東南角爬城,等他們爬進城內,我們就打他個措手不及,一定可以捉住曹操。”張繡聽罷,依計行事。

這時,早有探馬報告曹操,說張繡已經撤退全部兵力到了西北角,集中防守,東南角非常空虛。曹操於是命令官兵備上鐵鍬、鐵纓、爬城器具,白天帶領軍隊攻打西北角,到了晚上,卻帶領精兵從東南角爬過壕溝,砍開防禦木樁。城裏一點兒動靜也沒有,曹軍一齊擁入。

突然,隻聽一聲炮響,伏兵四起,曹軍慌忙撤退。背後張繡親自帶領勇壯兵士殺了過來,曹軍大敗,退出城外,逃了數十裏。張繡一直追殺到天明,才收軍回城。曹操自以為得計,卻沒想到反被張繡算計了被打得落荒而逃。

這件事說明工於算計的人很容易被人算計。

蔣幹是曹操手下的一個謀士,周瑜聯合劉備抗曹時,因為他和周瑜自幼就是同學,所以向曹操自薦:願憑三寸不爛之舌,往江東說服周瑜投降。周瑜聽說蔣幹來訪,就知道他是來勸降的,於是在歡迎席上先設計堵住蔣幹的嘴。周瑜告訴眾將:“蔣先生是我的同窗好友,他不會是曹操的說客,大家不要生疑。”並解下佩劍交給大將太史慈,對他說:“你拿著我的佩劍做監酒。宴上,隻是敘敘朋友之誼。如果有誰提起打仗的事情,你就馬上給我斬了他。”這樣一來,蔣幹沒法再提勸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