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協助楊依依的第一次煉藥,丹爐爆炸之後,掉落在他身上的那一顆劣質的藥丸,他其實早就發現了,但是,他卻從來都沒有將希望寄托在“爆炸”身上,直到他所有的那些常規傳統的方法全部都破滅了。
這便是“破而後能立”。
那個時候,杜宇明白了一件事情,想要在淬體期的範圍之內,突破一爐煉製五顆雪參丸的極限,必須要突破丹爐的限製,而這其中最簡單的方法,自然就是爆炸了。
更何況,讓丹爐爆炸的事情,他已經很輕易的做到過一次了,而且在爆炸之後,他又確實取得了一些“成果”。
這個方法聽起來很簡單,也不難實現,但是,卻從來沒有一個煉藥師認真的研究過,雖然在他們當中,也有很多人是知道丹爐的限製對成丹數的影響的。
而在他們的心裏,自然也時刻惦記著要提高丹藥的成丹數,不過,他們卻隻是遵循著傳統的思路,嚐試著將所有的細節都處理到最好,又或者將希望都寄托在了境界的提升上。
淬體期不行那就築基期,築基期要是還不行,那麼,就盡量提升到凝脈期,甚至是金丹期。
而且,像雪參丸這樣的低級丹藥,早就已經被認為是研究到極致了,因此,也不會有煉藥師去嚐試典籍記載之外的新方法。在他們的心裏,即使是嚐試新的方法,也必定會放在一些比較高級的丹藥上麵。
但是,麵對低級丹藥的時候,他們沒有什麼想法,又或是沒有那個興趣,等他們麵對高級丹藥的時候,卻完全忘記該如何推翻傳統了。就隻能是在傳統經驗的基礎上,一點點的嚐試改良,妄圖刷新前人創造的記錄,最後,卻在追求極致的道路上麵,越偏越遠了。
這些也是辰所說的偽平衡,隻是,不同於修煉的偽平衡,這種類型的偽平衡是很難被察覺到的,直至修煉到很高的境界,遇到難以突破的瓶頸時,它卻早已經形成一種意識了,想改都改不過來了。
就好像嬰寧,她總以為憑借著精妙的真氣,就可以完全掌控丹藥的煉製,而且,依賴著這一點,她也確實取得過不菲的成績。可是,在見識過一爐十二顆雪參丸的壯舉之後,她卻連模仿都模仿不出來。在嚐試的過程中,她總是會不自覺的,想要用真氣,將煉製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下意識的彌補,結果,卻使得煉製漸漸偏離原來的軌道了。
當然,杜宇也不會認為,僅憑“爆炸”這一個概念,他就能夠成功的將問題解決了。爆炸的原理,就是讓藥材的藥性,在極短的時間之內,最充分、最快速的爆發出來,不過,有些基本常識的杜宇,心裏也是知道的,如果隻是純粹的讓藥性都爆發出來,結果必然會是一團糟的。
因此,他就將藥性易於發揮的藥材,全部都處理徹底了,然後,又讓它們完全融合在了一起。而那些比較難搞的藥材,他幹脆沒有理會,而是借助著爆炸的力度,將它們的藥性瞬間激發出來,使它們能夠均勻的爆散開,從而最大限度的成丹。
杜宇理清賭鬥成功的經驗之後,還是沒有能夠想出什麼好辦法來,他擔心時間會不會過去太久了,就湊到丹爐的跟前,想要揭開蓋子,看一下裏麵的情況。
他揭開丹爐的蓋子,就發現一顆顆極其細微的丹藥,竟然依附在一些藥材的上麵,慢慢的生長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