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村裏除了個別幾個人在自己單幹之外,其他的村民都進入了白鷺洲集團上班。每個月白鷺洲集團要為此開出好幾百萬的工資,這對一個剛成立的公司來說,負擔還是很重。
現在有了綠園公司這樣全麵緊密的合作方式,每個項目都提前預支百分之三十的款項,再加上每個月旅遊方麵和農家樂飯店,以及銷售出去的竹製品日用品和工藝品,正宗純天然茶油等等的收入,每個月發完村民們的工資後,還有幾十萬的結餘。
一個月幾十萬看似不多,但是別忘記了,這還僅僅隻是開始,白鷺洲還在起步階段,等日後全麵建設發展起來後,這個數字就不止那麼點了。
簽訂好了合作合同,當天晚上曹倫他們就回轉了省城。因為要開始根據最近銷售報表,確定綠園公司下一步的主營方向。
綠園公司和白鷺洲的合作事項,謝文浩沒插手,完全有曹倫和劉柳絮他們自己談。隻是那邊缺少什麼支持,謝文浩能幫忙的,就盡量幫忙,畢竟兩邊他都有股份在內。
如此又過了一個星期,謝文浩回國也有半個多月時間了。這天江帆找到了謝文浩,白鷺洲旅遊公司挖掘的人工河已經貫通了整個白鷺洲,從十裏桃花溪引流進村,按照原本灌溉渠的位置,在原有基礎上擴大規模好幾倍,將原來一米多寬的灌溉渠擴大到了五六米寬。
這條人工河從村子中間蜿蜒流過,兩邊都種上了供觀賞用的垂柳,長達五六公裏,和原來的十裏桃花溪長度仿佛相等。隻是一條溪流種植的是桃花,一條人工河種植的是柳樹。這條人工河被村裏命名為柳溪,一直流經大半個村子,最後注入滄浪江中。
謝文浩即將開建的園林,引用的活水源,就是從柳溪的一側挖掘引流進去,最後將園林的位置包圍一圈,又回歸到柳溪中,算是形成一道活水。
江帆今天找謝文浩的目的,就是告訴他這條三米寬的水渠已經挖掘好,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建造。最先修建的將會是位於中間的住宅區,它是以謝文浩現在居住的老宅為軸心開建。
一旦園林開始正式動工,勢必要將謝文浩現在的老宅拆除,江帆是來和謝文浩商量老宅搬遷的事項。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請謝文浩給現在的園林命名。
不可能一座園林都開始修建了,還不知道修建的園林叫什麼名字,這說出去會被人恥笑的。為什麼古人都要講究一個師出有名呢?名字是很重要的東西。
謝文浩沉思片刻,關於園林的名字,他之前也想過很多。後來和劉柳絮以及朱婉瑤在一起聊天時,她們提到,既然現在居住在白鷺洲,為什麼不以鷺為名?直接叫鷺園也挺好聽。
謝文浩覺得她們兩個女孩提議很不錯,而且白鷺也挺美的,鷺園這個名字和現在居住的地方也是相得益彰,便決定園林的名字就叫做鷺園。
至於老宅搬遷,說實話,現在老宅裏麵也沒有多少有價值可供搬遷的東西。若不是因為鷺園動工,附近工程機器很多,會很吵鬧的話,謝文浩都不打算搬。等附近新的宅子建立好,再拆老宅子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