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村裏的產業(1 / 2)

白鷺洲村裏的養豬場是這個月剛建好的,自從國慶來白鷺洲旅遊的人越來越多,許多在農家樂飯店裏品嚐過土豬肉的遊客們,說這個豬肉味道正宗,吃起來沒有那股飼料味,也沒有那麼多不安全的瘦肉精之類的東西,紛紛留言說要購買些土豬肉帶回去。

可是白鷺洲此時村民家裏養的土豬肉,連村裏的農家樂飯店都快供應不過來,哪裏還能給遊客們外帶呢?正好隨著農家樂飯店的開張,每天都有不少的剩飯剩菜存留,上次開全村大會的時候,劉柳絮就提議在村裏建立一間養豬場。

建立養豬場的好處非常多,一個是整合了村裏的散戶資源,將所有的土豬集中養殖,可以省去每家每戶每天喂豬的時間,好讓村民們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村裏其它產業的建設中去;另一個則是保證了對農家樂飯店的供養,讓遊客們可以吃到放心的農家食品。

盡管白鷺洲在發展旅遊業,可是村委們都沒有忘記當初開展旅遊目的的初衷,那就是發展綠色生態旅遊,以白鷺洲現有的綠色有機農產品為根基,在這個基礎上展開各種旅遊項目。隻有讓廣大遊客們吃的開心,才會讓大家玩的更開心。

為此村裏不惜拿出了一座靠近農家樂飯店附近的小山丘,來打造建設類似於謝文浩葫蘆穀的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在這座小山丘上,種植了許多果樹。

除了養豬場之外,還建設了養雞場,養鴨(鵝)場,打算實行半放養的養殖方式。這些土雞鴨鵝和土豬們,平時雖然也會吃飼料,但都是農家自製的純糧飼料,比如說菜葉、牧草、紅薯、玉米、土豆之類的。外麵市場上賣的那些飼料統統沒要,因為誰都不敢保證裏麵添加了什麼東西。

在山丘的腳下,又開墾出了好幾千畝的菜地,用來種植綠色有機蔬菜和農作物。此外山丘腳下原本的大池塘也重新挖掘休整了一番,拿來養魚、蝦之類的水產品。

為了充分利用土地,發展人工生態係統,讓植物與動物互養,形成良性的生態循環,開發出了生態種養的生產方式。

白鷺洲的生態種養模式是:利用豬和雞的糞便作為沼氣,沼氣液作池塘魚蝦的肥料,鴨和鵝定時放牧於魚塘,山坡上種植牧草喂豬鴨。同時經過沼氣發酵後的沼渣是非常好的有機肥料,可以拿來給果樹和蔬菜施肥所用。

所以在這些產業中,沼氣池是最關鍵的環節。早在挖掘池塘的時候,劉柳絮就請縣裏負責修建沼氣池的工程隊伍修建了幾個大大的沼氣池。別看白鷺洲村裏修建的沼氣池很大很多,但實際上並沒有花費多少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國家對修建沼氣池的補助很大。

……

踏著暮色,劉柳絮一行人抬著四頭好幾百斤重野豬們走下了山來。剛進入村裏,就引起了村民和許多遊客的轟動。

很多遊客都是第一次在現實中見到野豬,個個都很興奮,紛紛拍照發朋友圈。甚至有些遊客提出要購買野豬肉,想品嚐下野豬肉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