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枝節(1 / 2)

采西都能想到的東西,久經官場的梅振業自然也沒有想不到的。他知此事非同小可,第一時間就命秦之信去找來梅振興。

兩兄弟關起書房,不知談了些什麼,隻聽說最近頗為春風得意的梅振興出了書房後,臉上的春風已變成了秋霜冬雪。

梅振興在梅振業處受了訓,見到伍氏的時候自然就沒有好臉色。張口就埋怨道:“都是你出的餿主意,害得大哥說我。”

他最近頗為得意,先是大女兒說了康王府的這門親,引得眾人高看,後又捐了個從七品的文散官宣奉郎,如今也算是有官身的人了。因而走路都帶著風,直覺得半輩子都沒有這樣揚眉吐氣過,所以這次挨了大哥一頓好訓,就覺得比往日都更要難堪些。

伍氏有些莫名所以,又嫌他說話難聽,沒好氣的道:“老爺這話從何說起?”

梅振興瞪著眼睛道:“還不是你囤的那些糧食。我早就說過了,這糧食是好囤的嗎?趁早給我全賣掉。”

伍氏一聽這糧食才算是有些明白,不以為然的道:“囤積糧食怎麼了?那米鋪裏哪家不是囤了有幾百幾千鬥?合著就我們不能囤了,你莫要聽大哥說一句就沒了分寸,別是大嫂見了我們賺了些銀子眼紅呢?”她素來愛財,卻是舍不得把到嘴的肥肉吐出來。

梅振興提高聲音道:“米鋪是米鋪。我們可是體麵的人家,這與民爭利,與官聲上可是極不好聽的事情。”

大盛朝雖不像前朝一樣嚴禁官員開店行商,但與民爭利,於官聲上頭很是不好。所以一般的官員要是開鋪子,都是打了好幾重的掩護。

伍氏撇了撇嘴道:“你當你是多大的官呢?不過是個文散官,一點兒用處也沒有,就是名頭上好聽些罷了。”

雖是事實,但被這樣直白的說出來還是頗傷人。梅振興又是氣又是羞,臉有些發紅,道:“我固然不算什麼?可是大哥可是三品的龍圖閣大學士。這要是礙著了他的官聲,我還有什麼臉去見他?”他心裏門清,如今的大好日子有一大半都是因這位大哥得來的,可不能讓大哥出事。

伍氏心裏暗暗嘀咕,大伯的官聲關她們什麼事?她如今覺得大女兒攀上了康王府的親事,二女兒又頗得靜寧郡主的賞識,就有些得意忘形,巴不得把長房踩在腳底下才好。不過梅振興對大哥還是頗敬重,這話她卻不敢說。就道:“不過是這麼點子小事,哪裏就礙著大伯的官聲了?”又打溫情牌,道:“老爺也不想想,我們房裏要用銀子的地方有多少?不說旁的,隻說學哥兒娶媳婦這一樣,他是我們的長子,這親事總要說個好的吧?這親事好的,那聘禮肯定少不了。還有薇兒的嫁妝,老爺又要請人吃酒又要買個古董字畫什麼的,哪一樣少得了銀子?這糧食如今買過來,價格才漲了一文,如今若是立時賣出去,不等於白忙一場嗎?”

梅振興有些遲疑,他也舍不得銀子,可是想到大哥鄭重的語氣,重又堅定了起來。“這不是漲了一文了嗎?好歹也賺了幾兩銀子。還是趁早處理的好,省得招來麻煩。”

站起身來又道:“還有那印子錢,還是趁早把本錢收回來。這種銀子賺來,我總覺得心裏不踏實。”

說完就大步出了屋子,獨留伍氏在屋裏生悶氣。

梅采薇聽到大伯父找了父親去就爭忙趕過來,在門口剛好碰到出去的梅振興。忙停下來行了禮,“爹。”

梅振興見到疼愛的小女兒臉色和緩了許多,“你來的正好,快去勸勸你娘。”

梅采薇眼波微動,“女兒省得。”

梅振興揮了揮手自出了門,梅采薇收了心思就進了裏屋。

伍氏正歪在大紅折枝牡丹大引枕上頭,麵色很不好看,顯然在生著氣。梅采薇走到伍氏跟前,關切的問道:“娘這是怎麼了,怎麼看著心情很不好的樣子?可是爹又惹了你生氣?”

伍氏看到梅采薇,忙一迭聲的訴起了苦,“可不是你那個糊塗的爹嗎?也不知道你大伯跟他說什麼了,竟非要我把那些糧食處理了。。。”把剛剛的爭執一點兒也沒瞞的告訴了女兒。

梅采薇在炕沿上坐下,“那娘是作何打算?”

伍氏沒好氣的道:“我能作什麼打算,處理就處理了唄,不然沒得又被你大伯大伯母說道。”未了又到底不甘心,充滿希冀的看著一向多智的女兒,“你可有什麼法子?”

梅采薇眼波閃爍,沉吟片刻方道:“其實這個也不難。娘這幾日可以再在另處的地方租個庫房,到時把糧食移過去,對大伯大伯母隻說已經賣了出去,想來也能蒙的過去。”看著伍氏放光的眼睛,接著道:“倒是有一樣事娘要多留些心。我們買糧食可是瞞著府上的,怎麼卻傳到了大伯的耳朵裏。會不會是有人走漏了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