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五十八)(1 / 3)

聖祖八年,南方戰事又起,林允貞被圍,宋奕馳援中伏戰死,幸有肖南宇千裏出擊燒毀益軍重鎮陽倉,乃解此困,益軍撤退途中,鄭瑜率五百黑衣甲士,蒙麵呼嘯而下,大呼己名,益軍莫不聞風喪膽,作鳥獸散,其獨入益軍中帳,徑直斬殺翟明。聖祖十年,拒絕附逆,聖祖十一年受到叛黨連累,被監禁。聖祖十五年,獄中病故,兩次婚配,育有五子兩女,皆死。

肖南宇看了鄭瑜的生平記,方知道時間竟有如此波詭雲譎的一生,想這軍中“俊相公”,本也是天下豔羨的對象,尤其一副好皮囊,一副好身板,又是伶牙俐齒,又能節節高升,真讓人羨慕不來,卻不料想在飛鷹澗中了一箭,這一箭之後,人生當真逆轉,可跌宕起伏的居然還在後頭,若按這石碑上所記載的,最後親手斬殺翟明,也算是為自己報了仇了。隻是聖祖十年的叛亂竟也與他有關?他還拒絕附逆?誰會去聯係這樣忠武的將領作亂呢?豈不是自投羅網?不過既然鄭瑜將軍沒有附逆,為何平叛以後又要將他收監呢?肖南宇有些想不通,像鄭瑜這樣的人才,陛下連他打了全軍覆沒的敗仗都隻是將他開出軍籍,如今他不但殺了翟明,而且拒絕附逆,為何反倒要將他收監,還讓他病死獄中,這是為什麼呢?真是讓人費解。

肖南宇如今心裏對聖祖十年那場叛亂更加好奇了,到底是個什麼人,居然把朝廷這麼多的重臣都牽連進來,既然這場叛亂發生在南邊,南方軍諸位將帥,一定有這件事的記載,不妨找找看。

剛才陳敏已經看了,聖祖八年就已去世了,看來他是不知道其後再有動亂了,那不妨看看現如今正在署理南軍元帥的曾澤,興許他能知道。肖南宇遠離石壁半步,仔細瀏覽著大片大片的文字,希圖找到“曾澤”。

果然,很快他就發現了曾澤的名字。

曾澤,華朝武祖三十六年生人,二十歲投身軍旅。昭帝十五年拜為南軍副元帥,聖祖五年,接替陳敏署理南軍,聖祖八年,被召入軍帳,升任華朝副元帥兼任南軍元帥,入軍帳、儀閣參與機務。聖祖十年,因平叛無功被貶斥,聖祖十一年,受到南方叛亂牽連,被收監,聖祖十五年,病死獄中,育有兩子一女,皆死於獄中。

肖南宇看完大駭!也更加迷惑了,曾澤怎麼會在聖祖八年也突然離開南軍?稍稍思索肖南宇明白了,曾澤署理南軍也好,進入軍帳也好,實際上都是在接替陳敏元帥,陳帥在今年,按碑上所刻就是聖祖五年,留任軍帳,所以曾澤能夠署理南軍,而後陳帥的生平所記裏寫到聖祖八年時,便積勞成疾,撒手人寰了,那麼曾澤進而入京接替陳敏也是合情合理,甚至是出於陳帥的推薦也未可知。

肖南宇悟到這裏,不禁第一次對著麵前的石碑笑了一笑,“終於有些頭緒了”,肖南宇暗自喃喃道,這也是肖南宇第一次感覺自己站在偌大的石壁麵前,不再那麼無助,甚至有些章法可循。但從曾澤的生平所記當中,肖南宇也看出些不安的東西,聖祖十年,曾澤因平叛無功被貶斥,這還可以理解,也許南邊的叛亂弄得太大,他離開兩年之後無力鎮壓,但是聖祖十一年,連曾澤居然也因為牽連叛黨,被下獄。肖南宇更注意到,曾澤與鄭瑜都是在聖祖十年的叛亂中受到牽連的人,又同樣在聖祖十一年被下獄收監,說明當時的朝廷在平叛以後,很快開始清查與叛亂有關的人,這倒也不稀奇。可稀奇的是,兩人竟然同時在聖祖十五年死在獄中,真的是病死的嗎?而且,他們兩人的子女居然都死在獄中了,這是巧合嗎?還是有人故意為之?如果有人故意為之,是誰有這麼大的膽子讓這兩位將帥都死在獄中,而且還要把他們的子女都殺害呢?會是陛下嗎?不應該啊,如果是陛下,那直接明正典刑就好了,牽連逆黨的罪狀可足以置人於死地了,完全不必在獄中將他們殺了,這說明應該不是陛下,可不是陛下,那會是誰?連曾澤元帥都不能平叛,那到底是誰有這樣的能力,將這場叛亂平定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