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豢龍氏(1 / 1)

“其實你知道嗎?”王林看著龍骨說道。“早在帝堯帝舜時代,古帝代代豢龍,所以龍在那個時期是朝庭官員常見之物。《大戴禮記?五帝德》中有一個故事,有一天,孔子一位名叫宰我的弟子請教五帝的事跡,孔子對弟子說了這麼一句話“顓頊乘龍至四海”、“帝嚳春夏乘龍”。《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記載,過去有飂國的國君叔安,有一個後代叫董父,實在很喜歡龍,能夠了解龍的嗜好要求來喂養它們,龍去他那裏的很多,於是就馴服飼養龍,用來伺候帝舜。帝舜賜他姓叫董,氏叫豢龍,封他在鬷川,鬷夷氏就是他的後代。所以帝舜氏世世代代有養龍的。到了夏代國君孔甲,黃河、漢水的各兩條,各有一雌一雄。孔甲不能飼養,而又沒有找到豢龍氏。有陶唐氏已經衰落,後來又有劉累,向豢龍氏學習馴龍,以此事奉孔甲,能夠飼養這幾條龍。孔甲嘉獎他,賜氏叫禦龍,用他代替豕韋的後代。龍中一條雌的死了,劉累偷偷地剁成肉醬給孔甲吃,孔甲並不知道這是龍就吃了,覺得很美味,後來又讓劉累再找來吃。劉累害怕而遷移到魯縣。之後養龍這項技藝就失傳了,也許散落在某個角落。

到了商代,不知道什麼原因,就找不到關於養龍的記載了,不知道是不是龍滅絕消失還是故意被人掩蓋了,倒是發現了許多墜龍的史料,因為年代久遠不得而知”“王老板,能告訴你發現了多少嗎?你有沒有發現過完整的龍”韓宇龍緊跟著問道,“小夥子,有時候知道不該知道的事不是好事,我隻能告訴你一些公之於眾的事,當然還有一件事,我也可以告訴你,有一條龍的標本收藏在大阪的瑞龍寺。相傳明治十一年幕府時代,是由中國輸至日本,大約三百七十多年之前,是由一名日本經商人從中國的港口弄到手,轉讓賣給萬代藤兵衛做為收藏,萬代藤兵衛愛不釋手萬代藤兵衛是有名的收藏家,生前於天和二年九月將龍捐給日本大阪市浪速區瑞龍寺所做的升龍箱,身長約1公尺左右,頭上有角,嘴邊有長須,眼形巨大,隻有三隻爪應該是水中蛟龍吧!後腳因退化短小,與蛇般的背脊,全身附有了鱗片,被塗滿金漆,有經過防腐過程製成標本,與傳說中的龍相比顯然小了點,是一尾尚未長成熟的龍。據記載發現這條龍的是一位中國農民,當時他是經過河邊時看見這隻奄奄一息的龍,立刻用木棍將它打昏,裝在布袋裏。賣給了日本商人”

“好了,你們見也見到了,現在可以談正事了,明天我們將會去一個地方,去取一個你們也很感興趣的東西,但是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後,都必須保密,不然我會有危險,你們也跑不掉,好了,你們可以回去好好休息一下,所需要的物資我會準備,明天8點,老秦會去接你們。”王林下了逐客令,韓宇龍和胖子本來還有些疑問,一看王林不想再談的樣子,隻好作罷。

等兩人被運回來的時候,胖子看了看手表,已經淩晨1點了,“我們就這麼被他呼來喝去,和砧板上的肉有什麼區別,你說他明天會領我們去哪?”胖子躺在床上問道。“睡吧,船到橋頭必然直,王林要時真想害我們,就不會搞那麼多名堂了,放心吧,到時候見機行事。”韓宇龍看著漆黑的天花板安慰道。“但願如此吧,不過那王林恐怕很多事都瞞著我們,以前墜龍的事件那麼多,沒見著屍體可以說曆史久遠,這次發現龍的屍體,下午就被人收走了,發現未知生物這麼大的新聞點,幾個大報紙、電視台也沒提半點,你說,是不是有人或者有個勢力不想讓人們知道這事。我懷疑王林那裏還有很多這樣的屍體。”“嗯,你說的對,我也有這樣的懷疑,可是王林根本不吐嘍半點,這事還得靠我們自己慢慢查,不過,我們現在參與進來了,也不怕王林不說,總會露出點蛛絲馬跡,但是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謹慎點。”兩人又商量了許久,才徐徐睡下。

在另一邊,王林顫抖的摸著照片,一滴淚水打濕了照片,王林慌亂的拿袖口小心的擦了又擦,過了一會,隻聽一聲低吼“我會讓你們死的”回蕩在這個不算大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