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蜀漢將傾(1 / 2)

公元263年,魏國實權人物晉公司馬昭詔命三路大軍共計18萬兵伐蜀國,想趁蜀主劉禪寵信宦官黃皓,沉湎於酒色玩樂以及大將軍薑維為躲避宦官黃皓的迫害遠離成都之際一舉消滅蜀國。魏國大將鄧艾出奇謀用奇兵偷渡陰平小徑,一路連下涪城和綿竹兩城,收編蜀國投降軍隊,直逼成都。

蜀國君臣麵對仿佛從天而降的魏國大軍,一片慌亂,肝膽俱裂。此時大將軍薑維憑借劍閣的險要地勢與魏國大將鍾會所率主力軍團對峙,為避免腹背受敵不能回援成都,上表蜀主劉禪說以利害,請求堅守成都,魏軍遠來蜀地,加之蜀國道路難行,糧草定難以為繼,久必生變,到時魏兵自退,臣等伺機追擊,必定大獲全勝。

然此時蜀國內部由大將軍薑維的死敵宦官黃皓一手把持朝政,暗自壓下的大將軍薑維的奏章。朝堂上主戰派和主降派爭論不休,主戰的官員死諫蜀主劉禪:“成都全軍尚在,而且府庫錢糧豐足,足夠堅守一年之用,在暗中派使臣前往東吳搬請救兵,蜀國滅,吳國必定不存,吳國必定派援軍來解此難”。

“陛下,魏國勢大,這一回做足了準備,如果不降,恐怕整個蜀地又將陷入大亂,自諸葛武侯和薑維掌管軍政之後,連年北伐,百姓早已厭倦戰爭,國力也十分疲憊,倘若再戰,蜀中百姓又將生靈塗炭矣。”貪生怕死大臣譙周等人拿著以天下百姓為念的理由力諫蜀主劉禪開城投降,以免生靈塗炭。

就在蜀國君臣慌亂之際,魏國大將鄧艾命手下善射之人,將寫於蜀主劉禪的勸降書射與成都城城樓上。士兵拾獲書信不敢怠慢,立即轉呈上級。本怯戰心裏已有降向的蜀主劉禪命宦官黃皓讀與朝堂大殿上:“蜀國君臣:我大軍已到成都城下,一路各城望風而降。願降者必表奏魏主和******公,饒爾等割據之罪,君可為王,臣屬亦可封侯拜將,保全家小,反之,不日破城,盡屠之。”

而讀勸降書的宦官黃皓早已暗通魏國大將軍鄧艾願勸蜀主劉禪投降魏國,條件是魏大將軍鄧艾待投降之日讓他為成都之主,魏大將軍鄧艾知道如果強行攻城勢必損失慘重,且新降士卒人心不穩,怕控製不了局麵,為減少損失,最好兵不血刃拿下成都。所以將計就計派使者通書信答應黃皓。宦官黃皓得到許諾後這時也極力勸說蜀主劉禪開城投降,魏國必不薄待陛下,必定為一方之王公。很快主降派占了上風,蜀主劉禪眼看朝堂慌亂,耳聽著群臣勸降之言,群臣一個個大勢已去的表情,本就無主張的蜀主劉禪,加上膽小怕事的性格,隻能準降了。

蜀漢的帝國麵臨著傾覆,城中百姓亂成一鍋粥,四處可聞哭啼之聲,那或許就是亡國之聲吧。

而在成都城另一個大宅院的涼亭裏一位一身白衣青年男子,麵容清秀中透著剛毅,目光深邃,仿佛要把世間一切看穿。

他輕輕擦拭著放在青石桌上一把透著寒光的長劍,麵部陰沉的對著寒劍低語一聲,機會終於來了,你上陣殺敵的時刻要到了。

這時門外來了一個壯漢,報一聲:“稟告主公,蜀主劉禪已經決定投降魏國。現在命大臣譙周統計府庫錢糧,人口兵丁,並造冊。與魏國大將軍鄧艾約於十日後在南門外率領朝廷百官獻印璽投降。”咣一聲,白衣男子用手中利劍把一旁石桌一分為二,大罵一聲:“昏君,尚有帶甲士兵十餘萬,府庫錢糧無數怎可不戰而降,置先主戎馬半生打下的基業於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