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窮乏的時候,不得不過簡樸的生活,而一旦發達,就會揮金如土,紙醉金迷。李嘉誠則與此完全相反,一直保持著當年創業時期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
李嘉誠說:“就我個人來講,衣食住行都非常簡樸、簡單,跟三四十年前根本就是一樣,沒有什麼區別。”
李嘉誠住的房子,仍是1962年結婚前購置的深水灣獨立洋房。它的外觀並不氣派,內部也不算豪華,看不到海景。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住在山頂區的部分英國人陸續撤離,騰出的花園洋房,大都為華人富豪買去。都說香港頂尖級富豪,該住進頂尖級的豪宅區,李嘉誠對此卻表現冷淡。
李嘉誠的衣著是有目共睹的,他常穿黑色西服,不算名牌,也比較舊。
李嘉誠說,衣服和鞋子是什麼牌子,我都不怎麼講究。一套西裝穿十年八年是很平常的事。我的皮鞋十雙有五雙是舊的,皮鞋壞了,扔掉太可惜,補好了照樣可以穿。我手上戴的手表,也是普通的,已經用了好多年。
手表成為李嘉誠節儉的象征,凡是涉及李嘉誠個人生活的文章,沒有不談手表的。據介紹,李嘉誠早年戴的是極一般的日本精工表,後來電子表流行,他改為西鐵城電子表。
李嘉誠絕不說手上的表有損其高貴身份,他反而引以為自豪,常常把手表展示給外國記者看。
一位外國記者曾評論說:“李嘉誠看上去不像一位難對付的老板,而像一位和藹可親的中學校長。他經常身穿黑色西服、白色襯衣,佩戴素色領帶。有一次,他指著手上戴的西鐵城電子表對來訪的客人說,‘你戴的表要貴重得多,我這個是便宜貨,不到50美元。它是我工作上用的表,並非因為我買不起一隻更值錢的表。”
在公司,李嘉誠與職員一樣吃工作餐,他去巡察工地,工人吃的大眾泡沫盒飯,他照樣吃得津津有味。公司來了客人,他並不帶他們去高級酒樓,而是在公司食堂吃,比平時多幾樣冷盤炒菜,分量不多,但能吃飽,又不至於浪費。正如他自己常說的一樣,我這個人對生活沒什麼高要求。
他有一輛勞斯萊斯,市值數百萬港元。他曾對《經濟日報》記者講,我自己絕不會坐,隻有陪客時才勞駕它代步。他的意思是,坐太名貴豪華的車,恐怕會使自己貪念奢侈,忘記勤儉。
在香港商界,潮籍人以節儉、勤奮、精明而著稱。也有人說潮州人孤寒(吝嗇、小氣)。1995年12月1日,國際潮團聯誼會在港開幕,儀式完畢後,李嘉誠立即被記者包圍住,有記者提到潮州人孤寒與否的問題。
李嘉誠說:“潮州人隻是刻苦,而非孤寒。”他強調:“我絕對不孤寒,尤其對公司、社會貢獻方麵和‘作為中國人應做的事’上,絕不會吝惜金錢。”
是的,我們已經看到,李嘉誠不但不孤寒,而且是世上少有的大慈善家,一個慳己不慳人的大慈善家。他曾經做過多次善行義舉,而自己過的卻是一種極為儉樸的生活。這一點令人感慨萬千,欽佩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