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大變動(2 / 2)

西夏是破罐子破摔,大宋卻漸漸步入了正規、

這李孝仁不怕,但林天卻有著這樣、那樣的顧慮。

更何況西夏雖然是一隻苟延殘喘的病老虎,但也是老虎,被咬上一口也是很疼的。

林天的主張就是讓李乾順父子相殘,從而小號西夏國的鍋裏,自己坐收漁翁之利。

但林天萬萬沒有想到,這李乾順這麼不頂用,三下兩下的就快被自己的兒子給收拾掉了。

除了這些或明或暗的外部環境,林天海明淋著眼中的內部問題。

那就是百官製度問題。

如此,林天在仔細的謀劃了半個月,開始改革內政。

首先,林天廢除了原來的州牧、縣兩級製度,而變更為省市縣三級製度。

林天將大宋劃分了十五個省,分別是:山西省、河南省、山東省、福建省、浙江省、江蘇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貴州省、廣西省、廣東省、四川省、雲南省、山西省以及瓊州省。

這瓊州省就是海南以及北越一部分構成。

出了這十五個省之外,林天還設立了兩京,分別是東都汴梁和西京長安。

至於西南的苗族和那些少數名族包括後來加入的契丹所生存的區域則是設立了自治區。

這一套理論,林天完全是照著後世現學現弄出來的。

一省的最高長官自然就是高官。

高官的權力雖然很大,但又於原來的刺史。州牧有很大的不同、

自唐以來之所以會形成地方藩鎮、割據勢力,是因為一州的刺史或者州牧的權力太大,不僅有政權,而且手握兵權,如此一來,一旦勢力坐大就會成為實際的掌權者、土皇帝,掌控生殺大權,無所不為。

但林天的高官卻隻是統籌一省的財權和政權,至於兵權,則由各大展區元帥所節製。

而各大戰區是直接受命於朝廷的。

如此一來,政權和軍權就可以完全分離出來。

從而避免了軍政合一帶來的弊端。

至於市、縣境內雖然有少量的駐軍,但仍舊不受當地官員的管理。

而且這些駐軍是流動性的,不會長久的待在一個地方。

從而避免了結黨營私的危險。

高官之下設立高官若幹名,負責協同伸張處理日常事務。

持此之外,將刑獄司單獨座位了一個府門,職責就是負責處理當地的刑獄、司法。

此舉將地方上的刑獄訟訴職權從原來的縣令、製服的手中分離了出來。

而為了全國各地的教育事業,林天增設了教育部,地方設立教育局。

而為了個地方上的治安,林天增設了公安部,地方設立公安局,鄉級則是治安處。

這時地上上麵的變動,至於朝廷上則是將禦書房改為***,廢丞相而設首相,其下是副相。

原來的的六部也更加細化,然後最終統歸朝廷。

這樣一來,雖然新設了許多的部門和職位,但解決了權力的交叉,不僅提高了辦事效率,而且也簡化了朝廷機構,從而坐到了各司其職,互不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