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方貌(1 / 2)

約莫到了子夜時分,副將吳通便押著一行數十人回到了林天駐紮的營地。

方貌從小養尊處優,哪裏見過此等陣仗,見到林天的時候,幾乎都要哭出來了。

一張俊美且帶著些許青澀的小臉寫滿了驚恐,當即就唯唯諾諾的問道:“你是何人?為何把我抓到這來?你可知道我父親是誰?隻要你放了我,我定會讓我父親給你許多銀子。”

林天輕輕一笑,饒有興趣的,問道:“哦?如此說來,你父親很厲害了,那不知公子父親是什麼人啊?”

聽林天這麼說,方貌眼前一亮,看著林天,暗自揣測,或許是哪裏來的強人,索然自己報上父親的名頭,這些人或許會因為畏懼而放了自己。

想到這,方貌有些迫不及待的說道:“我的父親便是這洪州城裏的皇帝,方臘!”

一提到自己父親的性命,方貌不禁臉上浮現出得意之色。

不過方貌確實有得意的資本。

對於方臘,林天是很佩服的,從一個小小的采石匠人能成為割據一方的諸侯,一般人恐怕窮其一生也難以達到這樣的高度。

而且方臘也並不像王充那般直直的魚肉境內的百姓。

因為方臘是窮苦出身,很是了解民間疾苦,所以一掌權,便下令見麵賦稅,減輕徭役。

所以方臘的勢力才能像滾雪球般有如今的這般規模。

但那都是方臘初期的事情。

縱觀中國所有的農民起義者,都有一個共同的哀嚎,那就是初期兢兢業業、勤政愛民,往往勢力發展很快,能在極短的時間裏席卷全國。如東漢的黃金甲起義、唐末的黃巢起義,再到本朝的方臘起義。

但這些起義者畢竟出身不高,文化程度也不高,如此也就導致了他們具有一定的農民局限性,那就是知足。

知足對於普通人而言,不可違是一種不錯的形態。

但對於一個要做大事的人而言,這就是致命的。

這些農民起義軍的領袖不遇到挫折還好,一遇到挫折就會止步不前,或者是達到一定的目標,就會安於現狀。

如唐末的黃巢起義,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唐末的黃巢在留下一句:待到來年九月八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名句之後,發動了其一,起義軍發展極快,用了極短的時間就攻占了唐王朝的國都,長安。

雖然占領了長安,但唐朝的皇帝並沒有死,唐朝各藩鎮的實力尚存,可這個時候,黃巢竟然自立稱帝,貪圖享樂了起來。

沒有乘勝追擊,這才最終導致了黃巢的敗亡。

方臘自然也不例外,其實方臘在之前有很多機會占據中原地區,但都因為畏首畏尾,或者是安於現狀,從而錯失良機。

趙構水淹開封府以後,汴梁雖然已經成為了一片廢墟,再加上中原連番大戰,人口凋零,但不管怎麼說,中原地區仍是政治、經濟中心,而方臘卻恰恰沒有看到這一點,選擇在中院以南的嶺南偏安一隅。

“哦?這麼說來,你真的是方臘之子了?”林天問道。

方貌絲毫沒有聽出林天的語氣有些不對勁,急忙把頭點的跟小雞啄米一般,道:“對,方臘是我父親,這位好漢,求你放過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