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憲走進無逸齋,坐在了太子的身邊。皇上坐在旁邊看著他們學習。

太傅走到皇上身邊,輕聲問:“皇上,您看,臣該教些公主什麼?”

皇上抿了一口茶,說:“你教太子什麼就教公主什麼。”

“這,不太符合祖製吧。女子學些《女四書》即可。”太傅說。

皇上放下茶杯,不耐煩地說:“讓你教你就教,廢什麼話。”

“是。”

於是,太傅就開始拿出漢字的《資治通鑒》,對溫憲和太子說:“今天我們學《資治通鑒·漢紀·高皇後》。”

“高皇後?我隻聽說過高太後。”溫憲自言自語道。

太傅聽見溫憲說的話,問:“哦?那公主能不能說說這高太後是誰啊?”

“我去!這太傅年紀挺大,聽力倒不錯。”溫憲默默想著,皇上滿懷期待地看著溫憲,溫憲緩緩說道:“高太後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後呂雉,漢惠帝劉盈的生母。臨朝稱製長達16年,她也是史上第一位臨朝稱製的女人。她還為後來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定的基礎。”

溫憲在21世紀是專門研究漢朝的,漢朝那點事兒溫憲比誰都清楚。

就這麼短短的幾句話,都把皇上、太子和太傅說傻了。一個六歲的小女孩,竟能把漢朝呂後的事說得頭頭是道。

皇上怔怔的問:“‘文景之治’?你知道‘文景之治’是什麼嗎?”

溫憲依舊泰然自若地回答皇上的問題:“是指漢文帝和漢景帝統治西漢期間,社會經濟衰弱,朝廷推崇黃老治術而采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

“這些,都是誰教你的?”皇上愣了好半天,才問出這一句話。

溫憲這才發現眾人的詫異,結結巴巴地說:“沒……沒人教我啊。是……是……是我自己在書上看見的。”

太子最先從驚異中“蘇醒”過來,說:“皇阿瑪,妹妹天資聰穎,實在難得。”

太傅跟著附和道:“是啊。臣還沒見過向公主如此聰慧的皇女。”

皇上默默地端起茶杯,淡定地說:“好了,繼續吧。”

“是。”

於是,太傅就開始讀《漢紀·高皇後》,太子和溫憲也跟著讀,讀了一遍又一遍。

溫憲畢竟是21世紀的大學生,從小學開始,就不斷地背東西,於是就培養出驚人的記憶力。

極其拗口難懂的《資治通鑒·高皇後》,溫憲讀了幾遍,便一字不落的背了下來。

皇上、太子、太傅再一次被溫憲震驚到了。

進前字的古文,太子都得背一整天才能磕磕絆絆背出來。可溫憲才看了幾遍,就可以倒背如流。

溫憲不是天才,在21世紀時,《資治通鑒·漢紀》溫憲看過了無數遍,現下讓她背,自然容易許多。

皇上仔仔細細地打量著溫憲,說:“溫憲,你先回去吧。梁九功,你送公主回去。”

“奴才遵命。”

“兒臣告退。”

溫憲走後,皇上對太子說:“今天你就不用背了,回去吧。”

“兒臣告退。”

這時,無逸齋內隻剩下皇上和太傅。

皇上踱步在桌前,問太傅:“溫憲若是個皇子,朕定會立她為太子。不管是才學還是勤奮,她並不比老二差啊。”

“公主長大後定是才女,現在若不趁熱打鐵,隻怕是曇花一現啊!皇上,依臣看來,培養溫憲公主,對皇上大有益處。”太傅緩緩說道。

“此話怎講?”

“皇上,臣認為,公主在政治方麵頗有造詣,比哪位皇子開蒙都早,並不亞於謝道韞、蔡文姬、上官婉兒等才女,甚至比曆代君王都要聰穎,倘若讓她在政事上發展,倒是可以成為皇上的左右手。”

讓公主學習政事,這在大清朝可是史無前例的,皇上怎敢貿然決斷?

“她畢竟是個公主。”

太傅關上了門,說:“公主有何要緊?正因為是公主,才不會攙和到皇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