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語言能力
從發聲起步
良好的發聲能力是以良好的身體素質、較好的肺活量和正常的人體發聲器官作為基礎的。如果你的身體素質還可以,就進行肺活量的鍛煉。一是深呼吸,吸足氣後閉氣到不能堅持為止,然後再慢慢呼出氣,每天如此循環做幾次;二是點燃一根蠟燭,看看你自己能在多遠的距離將其吹滅,能在1米以外的距離吹滅燭火就行。
肺活量過關,就進行聲音響度訓練。可以像歌唱那樣調嗓子,也可以在海邊、湖邊、樹林裏、山上空曠無人處高聲呼喊。不過,最好的辦法是在清晨跑步時(爬山也可),在氣喘噓噓中高聲說話和背誦文章。
據一些演講學家說,經常讀、背“繞口令”,在口才訓練中既有趣,又有效。對糾正發音、鍛煉舌肌十分有益。練繞口令時,應該由簡單到複雜、由短句到長句,由慢到快。在讀的時候,要做到“清、準、快、連”,即做到口齒清楚、發音準確、快速流暢、連成一氣。
這裏提供幾組繞口令:
對門有個白粉牆,白粉牆上畫鳳凰。先畫一隻黃鳳凰,後畫一隻紅鳳凰。紅鳳凰看黃鳳凰,黃鳳凰看紅鳳凰。紅鳳凰、黃鳳凰,兩隻都像活鳳凰。
長扁擔,短扁擔,長扁擔比短扁擔長,短扁擔比長扁擔短。長扁擔比短扁擔長半扁擔,短扁擔比長扁擔短半扁擔,長扁擔加短扁擔就是一條半扁擔。
能適度利用自己的注意力
與人談話時,為了使說話成功,你得邊聽對方說,邊分析他話的含義。在邊聽邊分析的時候,還要在頭腦裏理出對策,同時還得觀察對方對自己所采取的說話對策的反應,思考與自己的設想差多遠,自己下一步又應該怎麼辦……如此等等,都不是單一專項注意就可以完成的。
(1)練習邊聽別人談話,邊想自己的事。
不注意聽別人談話,是一種不禮貌的事。但作為訓練方法,我們不妨在與朋友閑聊的時候使用一下。一邊留意聽朋友說話,一邊想想自己的事,如背一首詩,記一篇文章等等。這樣,既讓朋友感到你沒有冷落他,同時你又訓練了如何分析自己的注意力。如此,慢慢地訓練,你便能在同一時間把注意力分配到兩個以上的對象,從而在複雜的環境中也能駕馭自如。
(2)練習與多人同時談話。
在“一對一”的談話中,注意力分析還好運用些。而一旦在“敵眾我寡”的局麵裏,我們要使自己聽得過來、說得過來,做到一耳多聽、一嘴多說,這時注意力的分析就複雜得多。可以通過與多人同時交談加以訓練。
和多個人同時交談,迫使你的注意力不能僅僅停於“一對一”的單項注意。而必須放射似地分配到各方麵,而又要有選擇地側重主要方向並使分配了的注意力在整體上得以平衡。既要注意這個人說的話,又得注意聽那個人的意見,同時還得分析、比較、抓住主題,說出自己的觀點或解決辦法。這種實踐性的訓練效果很好,而且訓練條件也不難。如在家裏與幾個親人同時交談,在集體活動中與多人交談活動,甚至在大街上閑逛也可以進行這種訓練。
優秀主管說的基本技巧
主管在關鍵時刻能一鳴驚人,並非是指語言的深不可測,高不可攀,而是指恰到好處,說到點處,點到要害處。這些技巧性用語,值得研究。下麵介紹的是說話的一些基本技巧。
(1)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對於談判者來說,談判對手各色各樣,要能夠做到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到哪座山唱哪支歌,不能抱定用一種說話方式去和各色人打交道。比如對手文質彬彬,談吐文雅,你就應矜持謙和,談吐不凡;如果對手耿直爽快,語言明朗,自己就應開門見山,坦誠直言。對年長者說話應客氣委婉,多用敬語;對女性要禮遇;對年輕人則要充滿關愛。
(2)善於拐彎轉題
在談判中,有些話題你無法正麵回答,或是想避開不利於自己的話題,或是延遲對某個問題做出決定等,就需要繞彎子說服對方,或放棄對有關問題的討論。這時,要善於拐彎轉題。具體做法是:想方設法把討論重點引到對自己有利的問題上,答非所成一氣。
這裏提供幾組繞口令:
對門有個白粉牆,白粉牆上畫鳳凰。先畫一隻黃鳳凰,後畫一隻紅鳳凰。紅鳳凰看黃鳳凰,黃鳳凰看紅鳳凰。紅鳳凰、黃鳳凰,兩隻都像活鳳凰。
長扁擔,短扁擔,長扁擔比短扁擔長,短扁擔比長扁擔短。長扁擔比短扁擔長半扁擔,短扁擔比長扁擔短半扁擔,長扁擔加短扁擔就是一條半扁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