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錦帆甘寧(下)(2 / 2)

“興霸,別說了,我求你別說了。”說著說著,我哭了,他也哭了。不過好在我還保持著一絲冷靜,說:“興霸,節哀吧。死去的人不可能在活過來。不過,我相信,你的父母現在一定升入了天堂。”“會嗎?”他停下哭聲,疑惑地問我。像是一個渴求得到答案的小孩兒。“會的,一定會的。他們會無處不在,會一直陪著你,在你身邊。”我猛點頭:“所以,你不能哭,要好好的活下去,活出你的精彩,並且把你父母的那一份也活出來,好嗎?他們在看著你,在看著你呀。你不能讓他們失望,對不對?”我現在就像一個大人在安慰一個小孩兒。心中卻是說不出的沉重。“對。我不能讓父母失望,我會好好的活著。”甘寧終於止住了哭聲,抬起頭,問我:“你說,是真的?”“當然。”我麵不改色地撒謊。“那我該怎麼做呢,才能對得起父母?”“當然是先擺脫這個身份啦。否則你的父母也會因你而被人唾罵的。”我開始了誘拐政策。“那之後呢?我又能去哪兒?”他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問我。“我若是你,就找一方諸侯投效,這樣可以盡早結束這個亂世。若你有功,日後還可光耀門楣,難道不比你碌碌無為一輩子強得多?”“也有些道理。”“那,不知興霸想要投靠誰?”我試探性地問。“原本想要投袁紹,他家四世三公,威名遠播。但其不懂用人,許多人才都另覓他主而投。手下多諂媚之人,因此我不想選他。而袁術,持玉璽而稱帝,乃大逆不道之徒。其餘眾諸侯除曹操和孫策外盡皆無大誌,庸碌之人,不可一統天下。因此,我想去投孫策。”他認真地把天下諸侯都分析了一遍,最後還決定去投孫策。可我怎能讓他如願呢?“那曹操有何不好?”“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你”他忽然想到了什麼,說:“你與曹操什麼關係?”“實不相瞞,我便是曹操之女。”“啊。”他驚叫起來。“是的。不過我並不怪你,興霸,你說的一些話也沒什麼大錯。不過,興霸,你可否回答我一個問題?這天下事誰的天下?”“自然是漢天子的天下。”他毫不猶豫地脫口而出。“錯,大錯特錯。”我大聲說:“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怎能說是一姓之天下?興霸,在我看來,這天下之根本乃為民,民為重,君為輕,社稷次之。”“願聞其詳。”我知道他不是古板的人,再加上他的經曆,我更認為他很有可能接受我的看法。“君乃是一個國家的統治者。作為君王,他所要做的是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子民過上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去考慮如何奴役自己的子民以便於自己享樂。如果君主是後者所說的話,那麼他就不配做一個君主,不管他是姓贏還是姓劉,還是,姓曹。興霸,你想一下。這自從有王朝以來,無論夏,商,周,秦還是現在瀕臨滅亡的漢朝,他們的開國君主都是怎麼做的?亡國之君又是怎麼做的呢?兩相比較,你就會明白,這簡直是天差地別。龍生九子,子子不同,又何況皇帝呢?再想想王朝更替,為什麼一姓之朝不能久居,終會滅亡,被另一個王朝所替代?再想想在王朝更替中,黎民百姓處於什麼境地中?結合你自身去想一想。最後說現在吧,漢天子已經無能力統治天下了,他不能給百姓一個安定的生活,才會出現黃巾之亂。亂後諸侯進京,天下紛戰,可最後受苦的是百姓啊。你難道希望看見我的父親統一天下後歸政於皇帝,然後再度出現亂世嗎?我想你不會吧。所以,我認為,皇帝是誰有能力,誰就做,沒能力就下。而能力的體現,恰恰就是民心。所以,民心才是最重要的,而非皇帝,興霸,你明白嗎?我相信,父親會還給天下太平的。”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恍然大悟地說:“多謝小姐賜教,寧明白了。願拜曹丞相為主。”“真的?興霸,太好了。”沒想到我這麼快就把他說動了,看來他想去投孫策的心也不是很堅定呢。“我還有兩個朋友,不知可不可以和他們一起去?”“誰呀?”“蔣欽,周泰。”“啊。好,那你去請他們來吧。我們歡迎。”心想又是兩員水軍大將啊,我怎麼會不要呢?“那今天就在這裏住下吧,明天我請他們來。”“好啊。”我心裏狂喜,收服一員大將就這麼容易呀。不禁有些飄飄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