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缺乏團隊精神(1 / 2)

所謂團隊,是指在心理上相互認知,在行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在利益上相互依存,為了達到共同目標而結合在一起的人群結合體。而支撐著整個團隊運行的,是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所以,缺乏團隊精神是身為員工者的大忌。

事實上,在任何一個團隊中,都可能存在一些缺乏團隊精神的員工。傳統的職位要求單一而容易達到,經過簡單的培訓,工作起來就能得心應手,如今這種職位越來越少。團隊成員不得不同時掌握幾種職位工作能力,隨時準備換工作、升任領導職務、掌握新的技能,並且還要以比幾年前快得多的速度完成工作。因此,公司便製定了相應的公正獎勵,而不適應變革的人也就產生了抗拒心理。

一隻爛果會使整箱果子腐爛,一個沒有團隊精神的員工,也可能使整個團隊毀於一旦,所以害群之馬隻能被淘汰出局。

團隊建設的宗旨是通過發揮集體主義精神,以達到團隊的目標。然而,往往有一些員工思想上還存著舊體製的遺害,工作不積極,合作不真誠,總是有被迫的感覺,虛於應付,這種員工必會危及團隊和自身的利益。還有一些員工,由於誤解了“以人為本”的宗旨,就會忽視自己在團隊和整個公司中的位置,一心想做出格的事,全然不顧自己該解決的問題。因此必須時時提醒這些團隊及其成員,他們的主要職責是將工作幹好,而不是去關心公司的產品價格等問題。

那些接手工作後喜歡單獨蠻幹,從不和其他同事溝通交流,並且好大喜功,專做一些不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的事情展現自己的員工,往往成為下崗、裁員中的“先行者”。

在專業分工越來越細,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靠一個人的能力是無法應對千頭萬緒的工作的。在一個現代企業裏,幾乎沒有一件工作是一個人能獨立完成的,大多數人都是在高度分工中擔任一部分工作。這就像生產一輛汽車,其各個部件隻能由無數道工序縱合生產完成,而絕不會是一個人生產一輛汽車。一個企業,隻有依靠部門中全體職員的互相合作、互補不足,工作才能順利進行,而每一個員工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如果你的整個部門,或是整個公司的工作都失敗了,那麼你的個人利益又何以實現呢?同時,作為老板和上司,絕不能忽視那些沒有團隊精神的員工可能給公司造成的影響,更不能坐以待斃,等著損失出現後再去辭退直接負責的員工。對那些潛在的危險,要及時排除。

有一家汽車製造公司,業務科負責采購某一原材料的采購員因病住院,無法親自采購生產急需的原材料,而業務科其他采購員工急著完成自己的任務,並以業務不熟悉為由不願出麵幫忙,他們把自己負責的采購任務出色完成了,其原材料堆在倉庫裏一年都用不完。生產任務迫在眉睫,但生病住院的采購員負責采購的原材料沒能及時供應上來,結果造成公司因缺原材料而停產了一個星期,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一個沒有合作意識的員工,即使個人的工作能力再強,也不能輕易委以重任。就像這個事例中的那些采購員一樣,隻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但因其不懂合作,即使做得再出色,采購的原材料再多再好也沒用。這種不善於合作的結果,會影響整個部門,乃至整個公司的效益,而對這樣的員工委以重任隻能讓整個團隊陷入困境。

團隊協作是新時期流行於全世界的一種工作方式。作為團隊的領導者,當然希望自己的成員個個不僅工作能力出眾,而且富於合作精神。但是實際上,總會遇上一些讓人頭疼的團隊成員。他們要麼感覺施展不開手腳,未能人盡其才,被別人分去功勞;要麼濫竽充數,在團隊中拖後腿;要麼各幹各的,對搭檔的問題視而不見;要麼急功近利,忽略他人的勞動;更有甚者,以團隊形式與組織分庭抗禮。總之,總有一些員工,不能領悟團隊的重要性,也不具備協作精神,也不具有團隊精神,從而阻礙著整個組織向建立現代化的組織模式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