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王朝,冬、先帝駕崩太子登基,改年號為昭平,舉國哀悼,守孝三年,兩月後原太子妃現皇後娘娘誕下嫡皇長子,皇上小喜,低調取名為雍智。
大雪紛飛的同一天皇城郊外藏於深山老林裏的道觀門口、嬰兒的啼哭聲響徹天際。
昭平三年、孝期過,嫡皇長子聰明伶俐甚討皇上喜歡,皇上大喜、封太子。
昭平四年,太子在禦花園玩耍掉進蓮花池,皇上大怒下令徹查,皇後悲憤,背後清查,處死當天護駕不利的二十多個太監宮女,太子高燒不退昏迷不醒。
昭平五年,在太醫努力皇後堅持下,太子終於清醒,卻變成癡傻之人,皇後悲傷逆流成河,跪地祈求皇上讓她帶著太子去國寺祈福三年,皇上不忍,在禦書房閉門思考一日,在大臣們“陛下三思而後行啊”呼聲中準了,不過三年改為一年。
皇後帶著太子在五百禦林軍保護和一百多名宮女太監的陪同下浩浩蕩蕩的前往國寺,卻在上山途中遭遇突變,被幾百黑衣人追殺,驚慌失措下被禦林軍護著逃入郊外的深山老林裏,無意中逃進了藏於深山老林裏的道觀中。
天子腳下皇城附近發生這等好事?可想而知皇上的震怒,暗暗處置了後宮好幾個嬪妃,朝中也來了個小換血。
逃進深山老林裏的皇後娘娘看道觀很是眼緣,打著道觀顯靈救了自己和太子一命的旗號請求皇上就在這道觀裏吃齋祈福。
皇上心中生愧,頂著大臣多事的壓力多派了五百禦林軍前去保護,還下令重新修建擴大了道觀。
夏天清晨,正是日長夜短的時候,山林樹葉間的露水還沒被蒸發,道觀後院已經有十幾個五六七八歲的孩子穿著白道服在練著早課,排在後麵一位看起來年齡最小的小女孩道士最奪人眼球,小小五官精致的臉上滿滿的都是認真,一招一式間沒有其它身邊小道士般的華麗,可是透著不經意間的巧勁和一絲絲不宜察覺的‘淩厲’。
穿著樸素經過後院去前麵坐堂祈福的蔡皇後看著這幫練武的小道士不發一語。
“皇後娘娘?”跟在後麵的侍女疑惑不解?
蔡皇後回過神默默的離開前往每天祈福之地,留下不明口令道:“太子醒來把他抱到在院子裏練功最小女道士身邊去,身邊的嬤嬤宮女全部撤走!”
同年,懷胎十月的皇貴妃誕下死嬰,朝中部分官員上折子認為不祥,請皇上合理處置,伴君如伴虎,惜日得寵的皇貴妃降為貴妃,又新進了好幾位妃子,後宮的平衡度在次打破,貴妃的宮殿不知碎了多少古董玩意。
皇後娘娘祈福滿一年,以太子病複發為由將小太子留在道觀修養,挑選下五百禦林軍保護太子,帶著剩下的人打道回宮,同行的還有道觀真人。
在皇後聲淚俱下與道觀真人的勸說中,皇上和大臣們默認了太子的去留。
回到自己宮殿的皇後冷笑,皇上在朝堂上沒有明說讓太子什麼時候回宮,夫妻好幾年經曆了那麼多事難道她還不知道皇帝內心是怎麼打算的嘛?!哼,最是無情帝皇家。
昭平十年
道觀山頂,一排排的竹屋坐落在山頂上,在炎熱的夏日看來很是舒爽,一邊的空地上兩個人影正在一招一式的比武,仔細看還是兩個半大的孩子,穿著白色的道士服,一男一女、像古詩中畫麵上的金童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