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天生好媽媽(1 / 1)

從小到大,我都是特別能“作”的一個人。玩起來不管不顧,忙起來晝夜不分,雖然喜歡小孩子沒心沒肺的笑聲,可從沒有想過有天自己也會生一個。我不敢想象家中每天到處是尿布奶瓶總有小不點哇哇大哭的日子,也不敢想象自己盤算孩子學費處處精打細算的樣子。結婚後,無論誰問起我倆有無造人計劃,我都會搶先答:

“不要小孩,我們不準備要小孩。”

可是忽然有那麼幾天,我吃不下飯了。一上飯桌我就皺眉,然後把菜裏倒好多醋,盛點菜湯喝就算完。去醫院一檢查,居然肚子裏已經睡著一個小小的新生命。拎著那張輕飄飄的診斷結果,我夢遊般地回到家中,抱著被子窩在沙發裏發呆:

就這樣要從此失去自由之身了嗎?

就這樣要發胖變醜一起床就吐個沒完了嗎?

就這樣把我精心整理的家變成兒童樂園了嗎?

最要命的是,我到底該怎麼去愛這個小娃娃呀!我壓根沒有當媽媽的潛質啊!!

吃吃睡睡想想愁愁,整個孕期就這樣過去了。在b超測出的孕產期那天,一個全身黑紅黑紅的女寶貝如約而來,她剛出場就給我個大大的下馬威——難產。當時的情形,用九死一生來形容亦不為過。因為得來太不容易,所以當我掙紮著從床上抬起身來,看向嬰兒床裏安然沉睡的小萱時,心裏忽然滿滿的全是感動:

她真美啊。(事實證明那時真醜。)

她真白啊。(事實證明那時最黑。)

她看著真像我啊。(現在完全叛變了。)

我怎麼看她怎麼好,覺得全世界數她最可愛。因為舍不得她這麼可愛,自己還偷偷哭過好多次:不要長大,寶貝,千萬不要長大,就這麼乖乖的一點點,總在媽媽懷裏使勁吸奶吧。

懷孕時的所有憂慮都被小萱的降生趕跑了。說來女人的靈魂中肯定潛伏著母親這一本能,因為從沒有人教過我,可我從一開始就知道應該怎樣抱小萱,怎樣給她哺乳,知道她吃多少合適,穿多少正好。做孩子的成長測試,她的成績總是優秀。受到這樣的鼓勵,在帶著小萱玩的時候,我也總是信心十足,除了堅信媽媽是最了解孩子需要的人之外,尤其我自己本來也是個超級愛玩的人呀。借著滿足女兒無休止的好奇,我把平時想不起來或者懶得去玩的都折騰遍了。我們在家裏家外搜尋無數東西來探究,各種各樣的玩法被開發出來逐一嚐試。起初,隻有我和小萱一起玩,漸漸的,身邊的小孩子們也加入進來,然後他們的父母也加進來。這可太好了,孩子有了伴兒能玩得更起勁,而大人有了新朋友,更可交流育兒心得,相互幫忙照看寶貝。真沒想到,有了孩子,生活圈子還會跟著擴大。

日子一天又一天過去,太陽照常升起落下,而我從沒有寶貝時一個任性的小女人變身為勤奮工蜂,每天精力充沛地做著n種事情:琢磨家人的食譜,研究帶小萱玩些什麼和怎樣去玩,讀各種育兒書和自己喜歡的閑書,有了感覺就趕快寫字,抽空還會去旅行……有朋友對我說:“你是我認識的媽媽中,唯一一個從不叫苦的。”也有朋友說:“看著你有了孩子之後,吃喝玩樂加上工作依然一點不落,這也給了我自己帶寶貝的勇氣。”每次聽到這樣的評價,我都會嘴角上翹。

是呀,帶大一個孩子需要付出許多心血,可比起在此過程中得到的快樂和感悟而言,那點辛苦又是多麼微不足道。孩子為父母開啟了人生的另個層麵,他們讓父母更為了解生命的秘密,發現精神與舉動之間微妙的聯係,從對孩子實施的引導中,開始重新認識並反省自身。我們,其實是從看護孩子成長的過程裏,慢慢地成熟著我們自己。

小萱現在三歲多了,在養育她的這段日子裏,我積累了許多的育兒心得,現在這本書的出版給了我將與媽媽們分享這些心得的機會。它可以看做是加德納八大智能幼兒早期教育法在現實生活中的操作,更可看作是媽媽們如何帶寶貝玩好玩過癮的秘籍。我希望拿到書的媽媽,能夠耐心地把它讀到最後一個句點,也希望所有讀完的媽媽,能夠由此對自己充滿信心。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育兒專家,也不是誰都可以做專業的幼兒老師,但媽媽的天職會令我們自覺學習和成長為最適合教育自己寶貝的啟蒙老師。

每個寶貝都是天生的聰明寶貝,隻看父母如何影響與引導他們。

每個媽媽都是天生的好媽媽,隻要我們願意學習,能夠放下自己舍得改變,每個媽媽都能教育出完美的聰明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