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豐拍賣行黑漆的大門緊閉,展館內正緊張竟拍著。
黑衣森嚴的保鏢伸手一檔把來人拒在門外,隻見來人掏出一張名片,保安臉上瞬時不太自然,現出恭敬的神情。
瑞豐拍賣行裏此時傳出此起彼伏的競價聲,那一個個高上去的仿佛不是金錢,而是一堆符號。來這裏的都是極有身份地位的人,而他們豪邁的揮霍方式令常人難以想象買的原來不過是一幅如生的所謂真跡,一方隻能看不舍用的台硯,亦或不過是一隻欣賞的花瓶。
此時競拍已接近尾聲,上場的是“乾隆玉璽”八徴耄念之寶“,這方玉璽是為慶賀乾隆皇帝八十壽辰而製,采用新疆和田青玉雕製,上鐫八徴耄念之寶六字,在其晚年諸多書畫作品中能看到印跡。主拍人弗一出言:”起價六百萬“,場上早已是鑼鼓喧囂,看來有不少人就是衝著它來的,大有不贏不歸的勢頭。
李明玨見勢差不多,場上隻剩稀稀落落的幾個聲音,剛要喊出九千萬的價碼,一隻冰冷的手悄悄地伸過來,摁住了他。李明玨抬頭看了一眼來人,眼中的不耐一掃而過,隨即堆出個笑臉,”於先生,請問淩少有何指示?“來人和他耳語了幾句,匆匆離開。李明玨聽完,先前的不快一掃而空,此時仿佛有些急切,一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表情。他是一個曆史文物考古家,愛文物可以說甚於其妻及寶貝女兒。然而,他隻是個受命的考古學家,這年頭,純粹搞考古的人才恐怕已是悄失無蹤了。考古需要的是大把金錢,他雖然也曾對這些所謂大少們的支持不屑一顧,但與其蹲在古墓或俑坑裏複元兵俑,他寧可犧牲掉自己小小的尊嚴,他現在已對這種摸著拍賣行裏捧回的真跡的感覺甘之如飴。想著即將出場的最後一件展品,他的心裏湧起一種強烈的占有感,勝利的曙光仿佛已經照來,他沉浸在想像的名譽世界裏,嘴角不知不覺翹起不抹得意的笑。
他環顧了一圈會場,看著這拍賣場眾生相,突然莫名哧笑。隻見那個沒拍到明朝皇室玉扳指的胖子正捶胸頓足,心有不甘。而李明玨的腦中浮現出一副暴發戶戴著扳指炫富的荒謬畫麵。對於一個曆史考古家,他覺得這簡直是對這文物的一種汙辱。
突然,李明玨的目光聚焦到一個坐在最角落裏的年輕人,他從進來到現在似乎一直戴著頂鴨舌帽,燈光打在帽子上,在他的臉上照出了非常鮮明的明暗交界,顯得棱角分明,隻是看不清楚對方的容貌。他對這個年輕人沒有絲毫印象,其間沒有舉過一次牌子。可是,當他敏銳地觸及到對方一身隨意而普通的便服時,他頓時打消了心中浮現的一個可笑念頭,這小子絕對不可能是來拍壓軸展品的。像這種年輕人,恐怕也隻能遠遠地找個角落旁觀這激烈的場麵。
於是,李明玨很快把目光挪向那些身著華麗,派頭十足的競爭對手。
”現在,讓我們隆重請出今天的壓軸展品,那就是——“主拍人故意製造的懸念可是急壞了眾人。”那就是,曆史上最為繁盛的昌隆之治時期宮廷鎮宮之寶——青花仕女寶瓶,姬語魚。“史傳,青花瓷產自粟朝起,在已有的文獻記載及文物遺跡中都沒有發現之前的青花瓷器,哪怕是丁點碎瓷片,須知碎青花瓷片雖為殘片,但價值不菲,是研究瓷器工藝和年代不可或缺的標本和資料。台下人群頓時沸騰了,今天來的不乏瓷器界的專家,而青花瓷產自粟朝之後在考古界已是不爭的秘密。
一位五十來歲,端著一副老花鏡的教授甚至激動地駁斥道:”不可能,這世界上絕對不可能有昌隆時期的青花瓷,一定是仿製的。“
主拍人鎮定一笑:”在座各位想必都有這一疑問,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見證這傳說中的姬語魚吧。“
色白天青的瓷瓶緩緩地從層層錦盒裏探出腦袋,揭開了神秘的麵紗。
會場裏瞬時悄無聲息,仿佛生生被扼住了咽喉。但眾人發光的眼睛已經說明了一切。”不可思議,不可思議。“隻聽那老教授沉吟半晌,喃喃自語著。這姬語魚不管從釉色還是工藝花紋來說,都屬上乘,甚至超載了考古已發現的任何青花瓷品,想來根本無從仿製。
”這的的確確是隻產自昌隆之治的青花瓷,各位請看——“主拍人說著示意助手小心地將青花瓷底麵投影到大屏幕上。”昌隆年造“這四個俊秀飄逸的隸體字清晰地昭示著它的年代。
主拍人的介紹還響在耳畔,但大家自多沉浸在鑒賞青花寶瓶的絕世工藝去了。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牡丹襯著釉色渲染的仕女圖。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湖底,仕女淺笑嫣然與魚私語。果不負”姬語魚“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