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就這些。”
伍六七一把奪過錦囊扔在地上:“你們說說這是錦囊嗎?一句廢話還搞這麼好的一個袋子裝,浪費。”
蕭何道:“至少表明張良是支持我們出關的。”
伍六七道:“項羽殺了韓王,恐張良有難,即刻給他回信,切不可一味蠻幹,可向項羽暫時示好服軟,讓項羽消除對他的猜疑,安心對付田榮他們。”他想了想,說:“我要提前出關,去見常山王張耳。”
劉邦吃驚道:“你要見他幹什麼?”
“張耳在襄國,這個位置對我們很重要,我必須要去見見他。我走後可這樣安排,派曹參和周勃大張旗鼓去修棧道,理由是方便蜀地百姓出入,不能修的太快,修一天歇兩天,反正就是修著玩。漢王和韓信率大軍從小道穿插到陳倉,意欲天下,必取三秦。”
劉邦道:“秦地有章邯司馬欣和董翳駐紮,有難度啊!”
“或許你們還沒到陳倉,我已經在那裏等你們了,到時我們再從長計議。從小道到陳倉切不可聲張出去,悄悄的進行。”
韓信道:“我知道,這就叫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對!感謝你又為後世留下一個經典成語。南鄭有可由蕭丞相留守,負責漢軍供給,畢竟丞相對這項工作很熟悉。”
“這次你一個人去見張耳嗎?”劉邦問。
樊噲舉手道:“這次我要去,上次去鹹陽就把我擠兌了下來。”
“好吧!就你。”
“為啥這麼勉強?”
“反正是件無所謂的事兒,誰去都一樣。”
樊噲笑道:“我就喜歡你的耿直。”
我也喜歡你的傻!
話不多說,第二日伍六七和樊噲就啟程前往張耳處,好些時日悶在漢中,外麵具體什麼情況得摸清楚。齊國亂,少去為妙,張耳那裏是比較不錯的緩衝地。好在這次虞姬沒纏著要去,和樊噲兩人輕裝就上了路。
棧道被燒後,大軍不能前行,但走個把人還是沒問題,從棧道出關是捷徑,不必繞那麼遠的路,他們很快就到了襄國城。一路走來,也聽到不少消息,大多是田榮在齊國一支獨大,相繼消滅了其它三股勢力,正在蠢蠢欲動,但具體怎麼動,民間也隻是傳聞,一說想一統天下,一說要滅了張耳,反正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
伍六七也沒做多的停留,直接去了常山王府,張耳和陳餘有矛盾,他肯定時刻注意著陳餘的動向,從這裏打聽到的情況才是最真實的。
來到王府,樊噲直愣愣就朝裏麵走,伍六七拉住他:“你道是進漢王府,隨隨便便,想進就進?”
“那還咋滴?要磕頭才能進嗎?”
“人家是王爺,必要的禮儀還是要的,你以後當了王爺就知道了。”
“別扯了,盡逗我玩,封王得要多大的道行,我可沒劉老三那個狗翔運氣。”
“你現在已經是侯,離王也就是一步而已。”
“這一步太大,我怕扯到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