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月從中天來(1 / 3)

肆麓峰在地的另一邊,和當時繁華的中原大地隔著同一片海。

不過肆麓峰是沒記在什麼地誌裏麵的,準確的說,就算是當時最得意的遊士方客都沒找到過這樣一個地方。

所以也沒人知道肆麓峰頂每到月中第十三個夜就會消失,或者說每到這一天晚上,夜裏的光都是照不到這裏的。

偏巧肆麓峰頂上也有一塊兒石頭,也吸收了天地之精華,也趕巧它同樣遇上了一個得道之人。

這得道之人趕著一隻羊來了,對石頭說:“孽障,你可受夠了這懲戒了?”

那石頭便似有些鬆動,在兩邊的縫隙裏抖動起來,發出撞擊的響聲。

羊公說:“數是得的還不夠,隻怪你當時孽事太深,如今河海更迭,又是一番場景,我今日度你下了這峰頂,把剩下的債障盡數償了,你自可以回到這天地之間,從今而後也不必再受這災厄了。”

說罷,便伸出手指著那石頭的方向,那旁邊一直跟來的羊猛的抬起頭來,已將頭迎著羊公手指的方向,甩了幾下蹄子,箭一般的便衝了過去。

羊在撞上了石壁的一瞬間竟沒了影子,那石壁上的一塊兒石頭應聲落地,滾了幾個圈,在羊公的腳邊打了一個轉。

羊公低著頭,對著石頭說:“我今日度你,是為當時當日你所負之事與所負之人一段報償,你數盡之日便是命盡之時,此間謹記不可觸動山海更迭,妄生惡因。”

羊公說完,背轉了身,朝著山下招呼了一下,兩隻小羊便從山崖附近現身,跑上前來,羊公指了指當中一隻,便見那一隻一倏忽間便倒地,成了石頭一般,羊公坐在另一隻羊背上,順著峰頂飄過來的一片陰雲,朝著遠處月亮的方向的去了。

此日正是入月的第十三個夜。

母皋有一個傳說,月從中天來,十三之夜是盡數黑的,嶽麓峰頂無法想見,於是西山上已亡的母皋族人便盡數過了小溪,到了對岸來,在所有帳子外遊蕩,攫取一些東西。

總有人在十三夜丟了東西,有時候是一把草灰,一個石罐,一柄木頭磨成的尖梭子,嚴重一些的會是命物,甚至便是些帳子裏的人了。

今日又是十三夜,柏末把自己的命物放和丈夫的命物都放在頭下麵枕著,把帳子四處都封嚴了,她知道現在所有在帳子裏的母皋女人們都做著一樣的事。

柏末聽不見外頭有響動,慢慢的心裏也就不再擔心了,她是對神女絕對忠誠的,從來沒有做過違背神示的任何事情,況且白天裏九嫗婆帶著女人們為在山裏的男人們舉行了一次保全的祭祀,那些打獵在外的人也能夠被神女娘娘護佑,平安度過十三夜的。

況且九嫗婆很早前就說過,真正遵照神示的族人就算丟了東西,也可以在白天跨過了小溪,到對岸的西山上找回來這些東西的,那些真正丟了的人,必是心裏有過一些違逆的地方。

柏末這麼想想,就更平靜了些,她開始想丈夫現在在山林裏做什麼,獵到了幾頭獵物,是不是已經跟所有的族人一起找到了可以棲身的山洞來過十三夜了?

柏末想他的時候就從頭下把他的命物拿出來。

母皋人的命物是生下的孩子在落地的時間右耳朵碰到的第一件東西,那命物是極為重要的,比方說弼考碰到的就是母皋的法杖,所以他是木父的兒子,將來也是要接下木父手裏的族長法杖的,草灰碰到的卻是一把燒過的灰土,他的父怕他像灰土一樣散了命,便把那把灰和泥土和在一起,埋在帳子下麵的地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