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3 / 3)

這些於楠是不知道的,雖說她是承歡太後膝下,太後對她的教導也極用心,可是真心假意於楠還是分得清的,太後是在培養人才,而不是在疼寵孫媳婦。

四皇子進了長壽殿,就見於楠安安靜靜地站在太後的身後,她微抬著頭,眉目如畫,可還是讓他皺了眉頭,於楠比之早先見麵,越來越失了靈性,多了端莊得體,太後樂見其轉變,四皇子卻覺得悵然若失。

四皇子與木府並不是很親,他自小被聖上帶在身邊的,與木太後的關係並沒有聖旨上說的那麼好聽,況且木太後老了,耳鳴眼花,四皇子與之交談總要費些功夫,而且他此行的目的也不是討好太後,沒一會就失了耐心。有心主動請辭,又擔心太後覺得他寡情。

“騰兒,哀家知曉你父皇安排給你了差事,事大事小都偷懶不得,不可辜負你父皇的期望……”木太後仿佛看不見四皇子的急切,拉著四皇子的手閑談起來。

其實隻要不用一遍遍的重複自己說過的話,四皇子還是很喜歡與木太後交談的,老人家對孩子的要求總是不高的,他隻要表現的知禮一些,就能得到木太後的肯定。

“閑暇時候也好多來長壽殿坐坐,哀家年紀大了,指不定哪天就再見不到你了……”木太後撫著四皇子的臉頰,有些傷感的說。

“祖母,您瞧瞧您,說的是什麼話,祖母心懷慈悲一心向佛,佛祖定會保佑您長命百歲的。”卻是於楠從太後的身後走到前麵來,握著太後的手寬慰道,她說話的聲音很大,可並不刺耳。

於楠這一開口,倒是把四皇子驚住了,這個聲音,可著實不像如此溫柔細弱的女子發出來的,況且,從什麼時候開始,於楠膽敢稱呼太後為祖母了?而木太後竟然沒有覺得於楠逾矩。

“好好,那你快些長大,哀家還等著你們給我生個曾孫呢。”木太後的的眼睛笑成了一條縫,額頭的皺紋深深的,卻好像心情很好一樣,打趣了兩個小輩。

木太後眼見兩個小輩都有些羞惱,出口趕人:“楠丫頭你送騰兒回去,他公務繁忙,你多體諒。”

“祖母說的哪裏話,為父皇祖母解憂本就是分內之事。”於楠也不覺得受寵若驚,坦然地回道。

木太後滿意的點點頭,落落大方不做作,皇上倒是為騰兒選了個好媳婦,便是身家不夠清白也沒什麼,這教養還是占了八、九的。直到於楠和四皇子離開了,木太後也不曾收了臉上的笑意,隻是著人服侍著,到床上躺了一時半刻。

“四殿下,看你憂心忡忡的樣子,可是有什麼難事?”於楠單刀直入,並不與四皇子客氣。他們本就是相互利用的關係,沒有謝昆和於珊青梅竹馬的感情,在沒有外人在場的時候,鮮少有做戲的時候。

“益豐酒樓是你的產業?”四皇子也不含糊,雖說對於珊有遺憾,可與於楠相處會更舒暢一些,最起碼,於楠不會眼含譏諷,也不會拒他千裏之外。而且,於楠一開始就篤定他的要奪取儲君之位,偏她從不說開,隻是一副未出嫁先從夫,與他一條心的架勢。

“於珊出的主意,我隻是掛頭的。可是益豐出了什麼事?”於楠也不藏頭露尾,合盤拖出。她最不喜幹的就是欲蓋彌彰,既然四皇子已經懷疑,那就不要隱瞞。

“不曾,隻是今日偶然路過,碰見幾個武舉子在裏麵鬧事。”四皇子對於楠卻沒有坦誠相告,混跡市井這樣的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於楠看了一眼四皇子,心裏嗤笑,四皇子著實是撒謊的行家,單看他的表情,於楠幾乎就要相信四皇子隻是路過了。可益豐酒樓是於楠一手操辦的,內裏什麼狀況她會不知,尊貴的四皇子豈會屈尊前往?八成與聖上交代的任務有關了。

“嗯,於珊前段時間入宮,曾與我說過,這武舉子是從拜訪太子之後才變得這般張狂。”於楠好似漫不經心地說道。

慧妃每個月都要招於珊進宮一次,一來是給於珊講一些西北的風土人情,二來也是為了拉近佳儀與於家的關係。一開始於珊進宮的流程是先去鳳棲宮給皇後請安,然後就待在昭仁宮,慧妃會派人去長生殿,看看於楠是不是在受教育,若是閑著,便到太後那裏求個恩典,到昭仁宮與於珊見上一麵。

如此幾次下來,先是皇後娘娘煩了,眼見於珊出落的越來越跳脫,心裏慶幸她不曾別指婚四皇子之餘,也不喜歡見她,索性放了牌子,往後入宮不必先到鳳棲宮了;而太後雖然不喜於楠遠木府,親於府,可她老了,每每想到當年與謝老太太聯手坑了她外甥女謝天慧,便覺得心裏愧疚,索性也給慧妃行了方便,每月給於楠一天假。

“此話當真?”四皇子早在聽舒朗說溫昌明曾出入太子府便懷疑了。隻是慕容豐禁足,按理是不會接見旁人的,他便隻當溫昌明說大話,此刻看來,京城大亂,內裏竟有慕容豐的影子,這就不僅僅是一時疏忽了。

“當真。”若於珊不曾弄清楚,也不會告訴她。

四皇子得了準信,也不過問於楠的消息來源,一言不發,調頭疾走。

於楠不覺得意外,也不覺得遺憾,在她心裏,四皇子絕非良人,兩人得過且過罷了,她借著他的地位上位,傲視看不起她的人,護佑她想守護的人;他借著她獨特的身份,迷惑他忌憚的人,拉攏他想得到的勢力。就跟一手錢一手貨一樣,誰也別談感情,談感情太好笑。

四皇子離開後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陷害慕容豐,可想到聖上、皇後、太後、楊爵爺就連於老太太都說,今天這局麵的前提是慕容豐沒有野心,他的心思隱瞞的那麼深,都不曾瞞過這幾人,沒道理這麼多人都猜錯了慕容豐的心思。他本就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此刻聖上鬆了口,他才細細分析起了慕容豐,覺得,就算這其中有慕容豐的過失,隻怕也是無心之失,那究竟要不要捉住機會落井下石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