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簡單的生活真諦(1 / 1)

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人生的本來麵目是什麼?人生的精神內核到底是什麼?

這些問題從人類開始學會思考以後就在不斷地被拷問、反複地被追究,不同的人生,生活的麵目都各不相同,行商巨賈的生活是紙醉金迷,封疆大吏的生活是威風八麵,莘莘學子的生活是寒窗苦讀,天涯遊子的生活是老樹昏鴉……有句話說得好,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的生活就有一千種不同的樣子,而隱藏在這些各式各樣的生活麵貌中的生活真諦到底是什麼?往往有很多人向往繁花似錦的人生,追求燈紅酒綠的生活,但是很少有人能夠明白其實在這些富麗堂皇、繁雜喧囂的另一麵還有一種生活的特質漸漸被人遺忘——簡單。

何謂簡單?

簡單就是一種生活態度,簡單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簡單就是一筆人生財富。學會簡單,你就可以在雜亂的生活次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到簡單,你就可以用自己的真誠和果敢走上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通曉簡單,你就可以化繁為簡,從一件小事上也能自得其樂,獲得生活的樂趣。生活是一種選擇,複雜或是簡單,都是個人選擇的結果。你可以為自己選擇一種簡單的生活,也可以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複雜不堪。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兩種生活特征迥然不同的人,一種人每天風風火火,又忙家務,又忙孩子,又應付工作,又應酬親朋好友之間的交際,又惦記著股市行情,又盤算著尋找一份第二職業,又關注著分房動向和職稱評定,又核計著如何贏得領導信任以便謀個一官半職,如此等等。一年到頭忙下來,他們是行蹤不定,難得有一份自在清閑的空間給自己、給家人。有時候他們自己也會一坐下來就找人發牢騷,好累啊,好累啊。究竟為什麼累呢?

而還有另一種人,則與之截然相反。他們非但把家務和孩子料理得十分周到、井井有條,而且工作幹得有條不紊,人際關係正常和諧。他們也不是不關心職稱、住房什麼的,甚至也可能與股票、第二職業之類的東西有關係,但是,他們卻以高效的工作成績、平和的人際關係和高超的生活藝術等,贏得了領導和同誌們的稱讚。他們給人一種特別有條理、特別自信、特別輕鬆愉悅的感覺,甚至有時他們並不是刻意追求的東西會自動找上門來,這可真是奇了怪了!那麼,縱觀如上兩種人的生活,一定會有人感到不解。其實,道理很簡單,那是兩種不同類型的人所走出的不同生活軌跡——由於他們的處世哲學不同、個人素質不同、生活藝術不同,等等。因而,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路。正因如此,他們在工作、生活、為人處世等方麵的收效也各不相同。

人生的簡與繁的區別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在這個比較中。簡化的生活像一團海綿,看起來蓬蓬鬆鬆,一點也不充實,但是卻能夠超乎尋常地吸收更多的水分來充實自己;而那些整天把自己搞得忙忙碌碌暈頭轉向的人,他們的生活有時候就像李煜詞裏的那種“離愁”,真的是剪不斷、理還亂,常常把自己搞得暈頭轉向、不知所以,忙到首尾不能相顧、忙到焦頭爛額,甚至忙到最後連自己都忘了到底是在忙什麼。

其實,簡單生活不需要太多的條件。跳出忙碌的圈子,看清生活的真相,找到自己的生活標準,擺脫金錢和名利的羈絆……當你做到了這些,你就會發現:原來自己的生活可以變得如此簡單。

1845年7月4日,為了追尋生命的意義,梭羅帶著一把斧子走進森林,在那裏生活了將近兩年的時間。這種返璞歸真的生活方式讓他得以遠離現代物質文明的侵擾,深深思考生命的本質,智慧的光芒像清晨的陽光一樣照耀著他。他思索著,為世人留下了不朽的名著《瓦爾登湖》。他說:“我來到森林,因為我想悠閑地生活,隻麵對現實生活的本質,並發掘生活的意義之所在。我不想當死亡降臨的時候,才發現我從未享受過生活的樂趣。我要充分享受人生,吸吮生活的全部滋養。”

梭羅走進山林是為了尋求生活的真正意義。脫離複雜的外部世界,他讓自己置身於一種最簡單、最自然的生活中,在大自然的啟發下,在寧靜的湖光山色中,他發現了很多原來未曾發現的生命的秘密。同樣,對於生活在喧鬧都市中的現代人來說,簡單也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因為它可以把我們帶到一個與世界的前進方向截然相反的方向:遠離炫耀顯示、遠離積聚財富、遠離利己主義、遠離公眾曝光,追求一種更安寧、謙遜、坦誠的生活。在這種生活中我們能夠更強烈地感受到生活的真正意義與樂趣。

簡單就是讓心得到休息,讓自己得到釋放。給自己一個空間,讓繁忙和庸碌離自己遠一點,看清生活的真相,找到自己的生活標準,擺脫金錢和名利的羈絆。簡單的真諦就在你的身邊,隻是你一直不曾覺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