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看似無情卻有情(2 / 3)

“是,兒媳謹遵母後教誨定當挑選一個良辰吉日讓徹兒與阿嬌早日合巹。”王娡恭敬答道。

王娡走後,蘇黎來到竇太後身邊靜心伺候,竇太後見殿外陽光正好,遂對蘇黎道:“哀家好些日子沒出去走走了,今日陪哀家出去曬曬太陽吧。”

“是。”蘇黎扶著竇太後出了長樂宮,竇太後看出蘇黎心中有疑惑,遂說道:“剛才在殿中就見你疑惑重重,到底什麼事,說吧,別憋壞了自己。”

蘇黎笑道:“什麼事都瞞不過娘娘的眼睛。”

“你我相處了四五十年,我又怎麼會看不出你的心思。”

蘇黎哂笑,“娘娘明知皇後娘娘身份不明,那又為何處處維護皇後娘娘呢?”

竇太後轉首看著前方一望無際的堂廊,似在沉思,似在回味,許久才聽她說道:“許多事不能隻執著於它的表麵,阿嬌的身世是讓人撲所迷離,但是誰又能證明她就是假的呢,芙兒不就是阿嬌,阿嬌不就是芙兒嗎,哀家現在不想管她的真假,隻是擔心此刻的館陶攻於算計,唯恐算計到自己女兒身上,哀家不想看到這樣的事發生,唯有盡量照拂阿嬌,讓她不後悔嫁與徹兒,才能讓館陶與嬌兒的傷害降到最低,其實,很多時候哀家看著阿嬌時都覺得她就是哀家的外孫女。”

阿嬌從長樂宮出來後並沒有急著回去而是在未央宮裏轉了會兒,忽聞前方有吵鬧之聲,阿嬌素來好奇便向前方走去,還未走近便看到一眾宮人聚在一起看戲,甚至還有掌管宮中刑法的嬤嬤也在這,阿嬌更加好奇了,加快步伐來到了人群,隻見中央跪著兩名宮女和一名侍衛,一名宮女滿臉憤怒,急於解釋,一名宮女唯唯諾諾膽小如鼠,似乎被那名宮女的刁蠻跋扈震懾,但是從她的隻言片語中可以聽出她看到了那名宮女與地上的侍衛苟合,那名侍衛什麼也不解釋,也就造成了刁蠻宮女的有口無言,無一人能夠為她證明清白。而處理這件事的正是現如今雖說隻是夫人然卻擁有掌後宮之權的穆芳華,隻見她斜靠在貴妃椅上舞弄著指尖上的朱紅丹蔻,似在聽那名宮女的解釋,又似乎從未在意,司刑嬤嬤審理完事件後便來到穆芳華身邊恭身請示:“夫人,奴婢已經審理清楚了,楚茵這名賤婢不甘寂寞竟然敢在宮裏行苟合之事,此等不潔之人實乃宮中汙穢,請夫人定裁。”

穆芳華聽聞頭也未曾抬,依然舞弄著她那鮮紅欲滴的丹蔻,然卻從她的嘴裏輕輕飄悠出一句“拖出去,杖斃……”

在此看戲的人生生被穆芳華的決定嚇住,都說穆芳華處事狠厲為人刻薄,但是竟不知歹毒到這種地步,宮裏也不乏這類事件,一般都是依照宮規遷往掖庭,然穆芳華卻是一句輕悠悠的杖斃就決定了人的生死,真是宮人的命就如草芥,此刻看戲的人也沒了先前的那種興致,紛紛在心底告誡著千萬別得罪穆芳華。

楚茵也被穆芳華的決定嚇住,難道她真的要命喪於此,她自問從未的罪過宮裏的權貴,然穆芳華卻這樣的草菅人命,視宮人的生命如螻蟻。

然而楚茵不知道的是她在殿前獻舞的時候就已經得罪了宮裏的妃嬪,雖然那次跳舞之人並不是她,但別人又怎麼會知道,如果不是因為事後劉徹對她不聞不問,她早就不知死了多少回了,何苦等待現在才來收拾她。

楚茵不停地辯解求饒,然穆芳華卻連眼都不曾眨一眨,眼見著嬤嬤們就要將楚茵拉走,阿嬌出聲嗬斥。

“住手……”

悅耳卻又不失溫柔的聲音從重重人群後傳來,眾人紛紛看向聲音來源,然後都依次而有序的讓出一條道路,都想看看敢公然阻止穆芳華命令的是何人。阿嬌因為很少在宮中走動,加之消失了近兩個月,而此時阿嬌身穿一身便裝,因此宮裏的人認不出來也實屬正常。

當楚茵見到迎麵走來的阿嬌的那一刻也震驚得忘了掙紮,自從宴會那晚後她就不曾見過阿嬌,當晚她在玉清池邊等了很久都不見阿嬌到來,她以為阿嬌忘了她,為此心中有一些鬱悶,當聽到宮人們說一名楚茵的宮女以一曲翩如遊龍宛若驚鴻之舞豔壓群芳,同時贏得陛下和梁王的相待時,她知道今晚的宴會成功了,可是她卻再也打聽不到阿嬌的蹤訊,看著阿嬌高貴傲氣緩步走來,身穿一襲蜀錦雲袖紅衣,美麗而不失芳華。

她是誰?為什麼有如此的傲氣與風華?楚茵震驚地想著。

穆芳華順著眾人讓出的通路看去,隻見阿嬌儀態典雅高貴大方緩緩地走了進來,依舊如她第一次見阿嬌那般高貴的像一隻展翅欲飛的赤金鳳凰。不是說皇後和陛下鬧別扭,把自己關在椒房殿裏五天五夜不吃不喝嗎,可是此刻陳阿嬌的樣子那一點像餓了五天的人,穆芳華想不通,唯有窺探地看著阿嬌,想從阿嬌的神態裏看出異常。然而她看了半天也沒發現異樣,待她回過神來,卻依舊沒有起身行禮,依然高穩地坐在貴妃椅上。

旁邊一宮女見阿嬌走近立即跪倒在地上,驚呼出聲:“奴婢參見皇後娘娘……”

隨著宮女的這一聲驚呼,眾人疑惑的目光才清明過來,紛紛匍匐在地,“奴才(奴婢)參見皇後娘娘,皇後娘娘萬福金安……”然而楚茵卻震驚地忘記了下跪。

阿嬌停下腳步看著那名驚呼提醒眾人的宮女,隻見她雖僅著一身宮女的寶藍裙服,然在簡陋的外表之下卻有一張謙順隱忍楚楚可憐的臉,她的臉並不算傾國傾城,然低眉順眼的臉卻讓人看了一眼就不會再忘記。阿嬌疑惑,她並沒有見過那名宮女,但不知為何心中竟生出一種異常的熟悉之感,甚至還夾雜著一絲隱隱的擔憂,阿嬌不明白這是為什麼,轉首看著穩坐的穆芳華。

穆芳華見眾人跪下才起身走到阿嬌麵前恭身行禮,哂笑道:“喲,原來是皇後娘娘,臣妾近來患得一種頭痛病,不常見的人總是愛忘記,這也怪臣妾自娘娘回府後就不曾去探望,因此才把娘娘的鳳顏忘了,既然娘娘已經回宮,那臣妾今後可要常去娘娘那嘮叨了,也正好讓臣妾改改這健忘的毛病。”

不愧為穆芳華,刁蠻曲張跋扈,幾句話就解釋了她為什麼不記得皇後,因為自皇後入住椒房殿那次拜見來就不曾見過,還巧妙地取笑了皇後不分場合地使小性子和陛下鬧矛盾回娘家,即使身為嬪妃的她想要去探望也因為宮規不能隨意出去,因此所有的事都是因為皇後不知禮節。其實穆芳華是知道皇後失蹤一事的,但是既然劉徹放出風聲是皇後回娘家,那她何必不利用此事來解她的麻煩,還以此諷刺阿嬌一番呢。

阿嬌心知穆芳華話裏的諷刺,但是她卻不在乎,叫了眾人起身才道:“穆夫人,此事還未查清,萬不可妄下結論。”

“哦…那娘娘認為疑點在哪兒?”

阿嬌不再理睬穆芳華的挑釁,轉頭看著地上的宮女,問道:“你說你看見楚茵與這名侍衛私相授受,那敢問你是在何時何地看見,可有人證?”

宮女有些唯唯諾諾,心驚害怕地瞟了阿嬌一眼,答道:“奴婢……奴婢是在半月前的夜晚看見楚茵鬼鬼祟祟從教司坊出來,奴婢當時就好奇,然後一路尾隨到來,不想,竟看到…看到楚茵與李侍衛在禦花園……”

宮女難以啟齒的表情更讓人確信,楚茵見眾人都深信不疑更是大罵道:“你胡說,冬雪,我與你無冤無仇,你為何要說謊陷害我?”

阿嬌瞥了眼沒頭沒腦隻知道大聲罵叫的楚茵,恭下身子接著問著冬雪道:“那你可有人證?”

“奴婢……奴婢當時就一個人,未曾有人跟著。”

“哦,這麼說你也沒人證咯。”阿嬌緩緩立起身子,突然聲音變得淩厲,“既然沒人證,那又為何在這裏信口開河攪亂我大漢宮闈?”

冬雪被阿嬌的厲聲嗬斥嚇到,連哭帶聲地說道:“皇後娘娘,奴婢…奴婢並沒有胡說啊,對了,玉佩,奴婢親眼看到楚茵贈與李侍衛一枚玉佩。”

楚茵聽見冬雪提起玉佩之事立即跪到阿嬌腳下解釋道:“回稟娘娘,那枚玉佩並不是奴婢贈與李侍衛的,是奴婢托李侍衛辦事,李侍衛向奴婢要的禮錢。”

接著穆芳華身邊的一名嬤嬤便從侍衛懷裏掏出玉佩,阿嬌也順視看了過去,隻見玉佩的質地極好,顯然是上好的翠雲玉,隻見玉佩中央刻著一個大大的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