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5章 快快樂樂過一生(1 / 1)

生活的每個角落都包含著某種快樂,隻要你用心體驗。

當你在探求人生中的快樂的時候,可能有兩種類型的動機:比較普遍的動機,稱為不完美的動機,或有缺陷的動機;比較健全的動機,稱為成長的動機。

如果你在顯微鏡下觀察一塊石頭,你會看到這塊石頭沒有任何變化。如果你在顯微鏡下觀察一片珊瑚,你會發現,它在成長,在變化。因為,珊瑚有生命,而石頭沒有生命。生命的本質在於成長。這對於人類來說也是一樣。如果你在成長,表明你是有生命的;如果你停止了成長,你便失去了生機。

以發展為動力,就意味中發揮自己的生命力以取得更大的幸福,而不是因為自己有某些過失或不足,才感到有必要提高。當你決定要使自己陷入惰性或產生不健康情緒時,你已經做出了停止發展的決定。

將成長作為動機,必然會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把握自己。把握自己,意味著你是自己命運的主宰者,你選擇了適合自己的天地,而不是成為一個隨波逐流的人。英國文學家蕭伯納在他的名作《華倫夫人的職業》中寫道:

“人們通常將自己的一切歸咎於環境,而我卻不迷信環境的作用。在這個世界上,有所作為的人總是奮力尋求他們所需要的環境;如果他們未能找到這種環境,他們也會自己創造環境。”

記住本章開頭所說的話,改變你的思維方式,或者改變生活方式是可能的,然而這卻是一個艱苦的過程,是一個需要花費精力、體力並付諸行動的過程。為了做到這一點,你必須反反複複地告誡自己:你的大腦確實屬於自己,你可以做出選擇,而且隻要你決定主宰自己,你就可以享受自己現在的時光。

不要幻想我們能在一夜之間就改變了舊有的思維方式與以往的習慣。如果你真的想要免除消極心理狀態,想要實現自我、主宰自己;真的想要享受生活的快樂,你就必須消除在你身上存在的種種自我挫敗的思想和習慣,並為之付出艱苦的努力。

當快樂的源泉消失時,你應當千方百計地尋找,而尋找的最好方法就是讓自己行動起來,不要呆坐那裏自怨自艾。你可以說一些使人興奮的話題,或者做你最喜歡、最能夠投入的事情,比如打球、聽音樂,這樣你的情緒也就在你行動的過程中輕鬆起來。這麼簡單的方法,能有效果嗎?試試看就知道了。麵帶微笑,抬頭挺胸,大聲歌唱,盡量讓自己充滿快樂的感覺;不會唱歌,你可以吹吹口哨,不會吹口哨的話,那就學著吹吧!你會發現這種方法的神奇效果的。

一個消除了消極心理、善於控製自己情緒的人,是會樂觀地對待生活中的一切的。他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很從容,從不浪費時間抱怨任何事情,也從不要求任何人或者事都是他們所希望的那樣。他們熱愛生活,盡情地享受生活所賦予的一切樂趣。他們珍惜生命,用熱情使生命的曆程過得充實而多彩。從來聽不到他們抱怨、呻吟、哀痛。雨天,他們欣賞雨的清涼和滋潤;晴天,他們享受陽光的溫暖與燦爛。他們能夠接受、體會生活的一切賜予。當然,他們並不希望看到疾並幹旱、洪水、火山,他們對人們的苦難和不幸感到痛心,但他們不會浪費時間怨天尤人,他們會全身心投入到實際工作中,用自己的行動為使這個世界更加美好做著自己的努力。

他們真誠地對人對己,不掩飾自己的感情,不對任何事情撒謊。因為他們把撒謊當作對自己的歪曲。雖然人們有很強的自尊心,但卻不歪曲事實。

他們自己主宰自己,他們從不把責任歸咎給別人,也不花時間議論別人。從不說長道短,散布小道消息。他們懂得,歸咎別人、議論別人既浪費時間,也毫無意義。

他們不會被困難所嚇倒。衡量他們心理健康不在於是否發生問題,而在於發生問題時所做出的積極反應。他們總是精神振奮,過著充實的生活,他們是快樂的追求者,是真正把握了自己命運的人。

隻要你決心追求,這樣的境界是完全可以達到的。為了實現主宰自己,你要時刻告誡自己:你的情緒都來自你的思考,完全可以控製與選擇的情緒;你的行為是受你的思想支配,沒有人能取代你,你是屬於你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