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天色已晚,露珠已經開始爬上雜草,道路上已經看不見人影。勤勞的農民已經各自收工回家,忙碌了一天,等待著他們的是家裏可口的飯菜和家人的期盼。然而,遠遠的山坡上,還隱隱約約能看見一個大約十來歲歲的小男孩邁著步子往山下趕。素衣青衫布鞋,雖然都很破舊,可是很幹淨。男孩背後背著個大竹簍,大竹簍和小男孩瘦弱的身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竹簍裏麵裝滿了各種草藥,草藥下層裝的是一堆柴火。可能是小小瘦弱的身板經不起竹簍的重量,壓得有點佝僂,然而每一步卻走得很堅定很穩重。因為他知道,家裏還有年近八十的老爺爺等著他回家照顧,他必須在天黑前趕回家。“這些藥材是大山給我們的饋贈,既能治病,我們也要靠它們吃飯”,石方腦海裏又想起了爺爺柔和的話語和慈祥的麵容。
石方是一個孤兒,嚴格的說算是一個棄嬰。聽爺爺說,是有一次寒冬時節,爺爺進山采藥時尋著哭聲,在一條小道邊發現的。可能是山裏太冷,把小石方凍哭了,幸好爺爺及時發現,帶回了家。爺爺發現小石方的時候,身上裹著單薄的繈褓,小臉蛋凍得紅撲撲的,除了z脖子上掛著一塊刻著“石方”二字的青玉,其它什麼信息也沒有,爺爺姑且給他起名叫石方。小石方和爺爺很有緣,小時候每次一哭,爺爺抱著他就不哭了。爺爺的老伴早年過世,幾個兒子都在參戰中被敵軍殺死了,戰火很快燒到村子,爺爺孤獨一人漂泊他鄉來到了現在這個偏僻的小村子——壽安村。爺爺舊時跟祖上學過醫,懂得一點醫術,村裏也正好缺一個郎中,爺爺在村裏住下來給村子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加上爺爺樂於助人,與村裏人相處很融洽。小石方因此也很得村裏人喜愛,小時候就是吃村裏大嬸的奶長大的。然而隨著小石方長大,老爺爺身體一年不如一年,近半年來更是腿腳行動不便,隻能靠小石方上山采藥換點藥錢和村裏人的接濟生活。生活的艱難,讓小石方總比同齡的小孩顯得更加成熟穩重。
石方所在的村子離鎮子還有一段距離,離城裏更是遙遙無比。以前爺爺身體還好腿腳便利的時候,每次到小鎮上賣藥材都要把小石方帶上,給他買好多好吃的好多好玩的。還有幾次爺爺采到了幾味珍稀的藥材,要拿到城裏去賣,把小石方也帶上了,城裏的繁華給小石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現在爺爺也不能去城裏了,即時采到好的藥材,也隻能靠石方拿到鎮子上便宜賣掉。
經過熟悉的小路,跨過熟悉的小河,晚風吹起來,石方不禁哼起了小調。今天進山采的草藥是平時的兩倍,還有幾株珍稀的草藥,送到鎮上能換不少的錢,給爺爺買一些肉補補身體。想著想著,小石方嘴角不禁露出了了笑容。自從爺爺半年前腿腳越來越不利索,石方自己上山采到的藥材太少,已經好久沒有讓爺爺吃到過肉了,石方自己也饞的直流口水。想著想著,不禁又開心的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