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章 水霧城(1 / 2)

有城近水,輕紗薄麵。這就是水霧城最好的寫照。

水霧城是西陵國的京城,背靠西陵大雪山,南倚鏡花河,北臨飲雪河,兩河寬約十數丈,繞城而過。兩河一山成三麵環靠之勢,形成天然屏障。城內常年水霧繚繞,宛似仙境。此城占地極廣,人口十萬計。

城內人頭攢動,車水馬龍,茶樓、酒館、客棧、歌舞坊、醫館、當鋪、米店、民居等鱗次櫛比,錯落有致。

而最顯眼的,則是位於城中城守府後的水神藍心的雕像,雕像高約十丈,通體雪白,所刻女子雖秀雅絕俗,卻也流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水神雕像是水霧城的標誌,更是西陵國的圖騰,傳言西陵國就是水神藍心所創。

位於城內最南邊有一條街,叫灑金街,街名雖然富氣,實則街兩邊都是破瓦寒窯,期間有許多衣不遮體的孩童眼巴巴望著街道,希翼有富人經過,灑下點碎金碎銀。而這,就是灑金街名字的由來。

而與灑金街一街之隔的楊家巷,則是掌控著西陵國最大的當鋪“楊氏當鋪”,楊氏家族的私有街,所住的都是楊家的家屬,那真正是十足的富人街,街上碧瓦朱簷,連綿數裏,鶯鶯語語,好不快活。

在灑金街的盡頭,有一用枝條編織而成的院子,院子內一棟極其破敗的土瓦房,搖搖欲墜的立在角落裏。雖是土瓦房,卻是頂上缺瓦不遮雨,牆上破洞不避風。

這夜深時,月朗星稀,風輕水靜。位於灑金街盡頭的土瓦房內,此時卻是火光閃動,笑語歡聲。隻見三個五至十歲的孩童圍著火堆邊,分食著剛烤出來的,正嗞嗞滴油的野豬肉。

火堆上正烤著的野豬不大,也就一隻成年野狼那般大小,卻是香氣撲鼻。角落裏,一個十六、七歲懶洋洋的青年,嘴角掛著微笑,正靠在牆邊,就著濁酒,津津有味的啃食著一條所剩不多的野豬尾,時而吮吸著手指,時而偷瞄一眼屋角炕邊的少女。

這一眼又有誰知,雖然帶著淺笑,實則卻有一絲濃濃的擔憂,如食蟻吞噬般,纏繞心頭。連腹部被野豬拱傷的傷口,傳來陣陣鑽心的疼痛,都拋諸腦後。

炕邊少女十五,六歲光景,說不上多好看,直覺是楊柳新枝,清風拂麵,淡雅宜人。炕上半躺著一名臉色蠟黃,呼吸虛弱的中年女子,女子頭下墊了很多稻草,身上蓋著一床破麻布。

少女坐在炕邊的木樁上,正小心翼翼把野豬肉從骨頭上剝離下來,撕成一小塊一小塊,再在嘴邊吹冷,輕輕喂到中年女子的嘴中。

中年女子嘴裏雖費力的嚼食著,但眼睛裏卻噙滿濃濃的欣慰。“娘,您多吃點,這是虎子哥剛打回來的小野豬,說是要給您補補身子,好讓您快快好起來。”

中年女子眼角費力的彎成一個笑臉,少女見此,眼中似有淚水轉動,隻能偷偷回頭......

回頭,總有一絲溫暖。黑暗裏,那是誰的眼睛,一直無聲的,伴隨著,少女鬱結的心......

晨光熹微,早晨的空氣透著一絲清涼。土屋內三個孩童陸續從草堆上爬了起來,最大的一個孩童,拿著桶邊有點殘缺的破桶,大吼一聲:“嘿!出發!”。一溜煙的跑向了街中心的一口老井。剩下兩個孩童則是睡眼惺忪,搖搖晃晃的,起來迎接清晨的第一縷陽光。

“靈兒,你去照顧你母親吧,這些雜七雜八的活,讓你虎子哥來幹。”說話的就是昨夜少女口中的“虎子哥”,張虎。而張虎口中的“靈兒”,則是少女蘇靈兒,躺在炕上的是她的母親。

大半年前,蘇靈兒攙扶著她病重的母親,躲避到了水霧城。一路步履蹣跚,蓬頭垢麵,遭盡了人歧視,最終流浪到灑金街,蘇靈兒的母親也似乎到了油盡燈枯之際。

有道是天無絕人之路,當蘇靈兒陷入絕望之時,恰巧碰到了張虎,張虎見狀,二話沒說,把蘇靈兒的母親背到土屋的炕上,立即拿著平時做小工存下的幾點碎銀,帶著蘇靈兒,從街中心請來了灑金街唯一的大夫,並順道買了些蕎麵肉食。

大夫開了幾副草藥,讓張虎把藥抓來,並吩咐蘇靈兒按時煎藥,讓她母親好好休息,好好補補身子。說完,大夫輕歎一聲,離開了土屋。

一等大夫離開,張虎立馬生火做飯,煎藥熬湯。

蘇靈兒則打來水,幫母親擦淨臉龐和雙手,自己也把手和臉輕輕擦拭幹淨,直到此時,蘇靈兒才長舒了一口氣。

張虎看到洗淨的蘇靈兒,發現特別好看,好像趙員外家池塘裏的小荷花,心裏也是高興。蘇靈兒見張虎清澈的眼睛在望著自己傻笑,小臉兒微紅了下,低著頭,輕聲道:“謝謝你,我叫蘇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