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找到了!”
巫青葉驚喜地大叫道。
巫長生趕忙起身走了過來,說道:
“青葉,你找到什麼了?”
巫青葉從手中的圖稿中抽出一張,將其餘的圖稿放回案上,並將手中的那張圖稿遞給走過來的巫長生,笑著說道:
“長生門主,你看看這張圖稿。”
巫長生接過巫青葉遞過來的圖稿,眯著眼睛仔細看了起來。
圖稿上畫的是普通的一株植物。
下麵是巫青葉寫的注解:
多刺蘆薈,為蘆薈的新品種。
形態特征:莖短或橫臥延伸50cm,葉長20cm,寬4cm,披針形,無光澤的深綠到褐綠色,革質,背麵龍骨和兩緣有黑色的刺狀齒,葉麵布滿半透明狀的白刺。花序不分枝,高1m,花4.5cm長,深紅轉黃色,尖端綠色,花期在冬季。
功效:同蘆薈。瀉火;解毒;化瘀;殺蟲。主目赤;便秘;白濁;尿血;小兒驚癇;疳積;燒燙傷;婦女閉經;痔瘡;疥瘡;癰癤腫毒;跌打損傷。
藥用禁忌:性味:苦,寒。孕婦忌服,脾胃虛弱者禁用。
巫青葉還寫明了關於蘆薈的藥方。
《藥性論》:蘆薈,寒能除熱,苦能泄熱燥濕,苦能殺蟲,至苦至寒,故為除熱殺蟲之要藥。其主熱風煩悶,胸脅間熱氣,明目,鎮心,小兒癲癇涼風,療五疳,殺三蟲者,熱則生風,熱能使人煩悶,熱除則風熱煩悶及胸膈間熱氣自解。涼肝故明目。除煩故鎮心。小兒癲癇驚風,熱所化也,五疳同為內熱脾胃停滯之證;濕熱痔病瘡痿,亦皆濕熱下客腸髒,致血凝滯之所生,故悉主之。能解巴豆毒,亦除熱之力。
《海藥本草》:蘆薈,入厥陰肝經及衝脈。其功專於殺蟲清熱。衝脈為病,逆氣裏急及經事不調,腹中結塊上衝,與小兒疳熱積滯,非此不除。同甘草為末,治頭項頑癬甚效。但大苦大寒,且氣甚穢惡,若胃虛少食人得之,入口便大吐逆,每致奪食泄瀉,而成贏瘦怯弱者多矣。
《千金方》:蘆薈肥兒丸,治小兒肝疳,麵目爪甲皆青者,其人目生眵淚,隱澀難睜,腹大青筋,身體贏瘦,燥渴煩急,糞青如苔。
《肘後備急方》:主熱風煩悶,胸膈間熱氣,明目鎮心,小兒癲癇驚風,療五疳,殺三蟲及痔病瘡痿。解巴豆毒。
《本草經集注》:盧會,涼肝殺蟲之藥也。凡屬肝髒為病,有熱者,用之必無疑也。但味極苦,氣極寒,諸苦寒藥無出其右者。其功力主消不主補,因內熱氣強者可用,如內虛泄瀉食少者禁之。
巫長生看完這張圖稿,並沒有發現有獨特之處,奇怪地看著巫青葉,問道:
“青葉,這個圖稿我可沒看出有什麼不同之處?”
巫青葉神秘地笑了笑,說道:
“長生門主,你還沒看完呢!你再看看圖稿的背麵。”
巫長生將手中的圖稿翻了個各,果然發現圖稿的背麵還有一段話:多刺蘆薈在夜晚黑暗處,其葉麵的那些半透明狀的白刺會發光……